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5年01月21日 要闻
文章字数:115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评论员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聚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打造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上实现突破式发展。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抓产业强工业,强化三次产业联动,加快建设具有汉中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壮大产业集群上重点突破。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资源对接、要素整合,增强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围绕装备制造、现代材料、文化旅游、绿色能源、特色农业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找突破点,集中攻坚、延链补链、聚链成群,在投资规模、产值提升、龙头企业培育、新业态创新等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同时,要围绕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实施一批产业项目。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产业布局上持续优化。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优化、避免结构单一,做好其他产业的增量,把之前关注和投入不足、招引和培育不够的产业做强。要扩大视野、捕捉机会、发挥优势,敢于谋划聚集新兴产业,在战略腹地地区实现产业升级。镇以下的产业发展、投资和招引要重点围绕群众就业增收来开展,形成园区大聚集、镇中心小聚集和村(社区)家门口就业的产业格局。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县域经济上争先进位。要突出“特色”做大县域经济,抓产业引领,深化县域特色经济改革行动,找准阶段性侧重点,健全龙头带动、链条升级、品牌建设、联农带农机制,提高主导产业贡献度,促进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要抓内育外引,对内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产加销贯通、一二三产融合,打造新增长点,对外精准招引“链主”企业、产业链配套企业和关联性服务企业,推动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园区改革发展上提质增效。要坚持以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园区“去行政化”改革,从组织方式、运营模式、资源配置、考核奖惩上健全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配套功能,提升亩均效益。要聚焦主业,明确主攻方向、完善空间布局、强化招商引资,支持园区引入社会资本、市场主体盘活闲置低效资源,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有效资产和长远产业,努力把园区打造成经济发展主阵地、改革创新先行区。
聚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市场主体培育上精准发力。要围绕农产品转化为消费品实现关键能力提升,招引落地农产品加工、销售型企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招引二产龙头企业和“链主”企业,培育一批细分行业骨干中小企业和成长梯队。要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企业扩容提质。要大力培育和引进上市企业,关注和发现“小巨人”企业及“瞪羚企业”,“一企一策”落实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