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亮点纷呈
2025年01月22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989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沈小伟)宁强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成立运行一年多来,全局上下团结一心,坚定信心决心,积极履职作为,攻坚克难推进各项任务,改革效能不断释放,改革成效初步显现,亮点创新可圈可点,各项工作稳健前行。
紧扣工作重点,在攻坚克难中书写改革新篇。该局紧扣执法办案和完善机制两大重点,在执法办案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用良好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推动执法办案质效提升。针对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对顽疾、难点进行集中攻坚。目前,核查办理信访投诉举报250余件,牵头或参与联合执法检查、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坚持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本单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在执法办案中坚决落实到位。从2023年7月28日承办第一个案件以来,共处理违法线索193件,包括责令整改81件,依法立案112件,已办结90件,罚款执行完毕200余万元。办理的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作业资格案被列入2023年度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10大典型案例,向省市报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5个。围绕国家卫生县城巩固目标,着力在精细和常态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整体形象。坚持规范有序、疏堵结合、服务群众的原则,采取日常巡查、错时管理、集中整治的方式,不断加大对县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便民市场及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管控执法力度。定期与县公安交管大队“城警联动”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执法效能,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堆物、占道经营等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的顽疾整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司法局组成督帮工作组,对全县各镇(街)开展综合执法业务督帮,通过座谈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印制下发各类镇(街)常用执法文书11种1200余份,进一步凝聚了改革共识。制定镇(街)综合执法业务考核指标,明晰职责定位,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落地见效。
努力探索实践,在开拓创新中争做改革标杆。该局作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改革试点县,他们开拓奋进,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效能。聚焦多发、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领域的常见执法场景,积极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目标,在保证监管成效的同时,减少扰民扰企,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在《陕西日报》《汉中日报》等刊发报道。申报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着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入围陕西省2024年营商环境案例评比决赛。去年以来,联合应急管理、住建、公安、环保、文旅、林业、农业农村、消防、经贸、文旅等部门围绕烟花爆竹禁放区禁燃禁售、非煤矿山、尾矿库、长江禁捕等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10次,占同期年度执法频次总量的50%,从以往“各自为政”转向现在的“握指成拳”,执法检查频次显著下降,执法成效明显提升。在城市管理领域,创新推行“三步”(第一步提醒、第二步督促整改、第三步进行处罚)工作法等措施,采取包容审慎执法方式,达到教育一批、告诫一批、处罚一批的执法效果,“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兼顾,大力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宁强县‘一二三四’工作法赋能基层执法改革试点工作走深走实”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创新构建宁强县“县镇一体”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被省委编办评为2023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创新奖一等奖;宁强县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改革被省委改革办评为2023年度陕西省改革优秀案例;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行政监察助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局机关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2024年度清廉机关重点单位和“五星”党组织,被授予“2023年度管网治网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管理执法单项考核全市排名双第一。围绕全县大局,在急难险重中磨砺改革先锋。该局聚焦全县重点工作、中心大局,自觉与县委、县政府目标同向、责任同当、工作同步,把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执法队伍硬作风的“练兵场”,在执法难点攻坚、防汛救灾等行动中,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彰显责任与担当。去年7月24日,嘉陵江洪峰过境,全县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该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调配部署,下沉干部36人,组建3支应急抢险队,协助巨亭、阳平关、燕子砭镇防汛救灾,他们顶烈日,战酷暑,积极开展群众转移、现场秩序维护、灾后清淤清障等工作,迅速恢复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防汛抗洪救灾应急保障到位部门单位”。积极发挥综合执法队伍的服务保障作用,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行动、过硬的措施,助力全县“文旅点燃”专项行动和社会治理,参与重点项目观摩、上级调研、中高考、美食节、现场会等重大活动保障20余次,多次参与协助全县生态环保整改、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及时制止处理城乡接合部秸秆焚烧行为20余起,协助阳平关、代家坝、大安、青木川等镇开展市容环境整治5次。
紧扣工作重点,在攻坚克难中书写改革新篇。该局紧扣执法办案和完善机制两大重点,在执法办案中探索完善工作机制,用良好的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推动执法办案质效提升。针对重点领域和重点时段,组织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对顽疾、难点进行集中攻坚。目前,核查办理信访投诉举报250余件,牵头或参与联合执法检查、各类专项整治3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350余人次。坚持将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作为本单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在执法办案中坚决落实到位。从2023年7月28日承办第一个案件以来,共处理违法线索193件,包括责令整改81件,依法立案112件,已办结90件,罚款执行完毕200余万元。办理的某公司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作业资格案被列入2023年度全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10大典型案例,向省市报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5个。围绕国家卫生县城巩固目标,着力在精细和常态上下功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和整体形象。坚持规范有序、疏堵结合、服务群众的原则,采取日常巡查、错时管理、集中整治的方式,不断加大对县城区主次干道、公园广场、便民市场及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日常管控执法力度。定期与县公安交管大队“城警联动”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发挥联合执法效能,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占道堆物、占道经营等影响城市交通和市容环境的顽疾整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委编办、县司法局组成督帮工作组,对全县各镇(街)开展综合执法业务督帮,通过座谈交流,面对面答疑解惑。印制下发各类镇(街)常用执法文书11种1200余份,进一步凝聚了改革共识。制定镇(街)综合执法业务考核指标,明晰职责定位,强化责任落实,推进镇(街)综合执法改革落地见效。
努力探索实践,在开拓创新中争做改革标杆。该局作为全国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改革试点县,他们开拓奋进,勇于创新,不断提升执法效能。聚焦多发、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领域的常见执法场景,积极探索推行“综合查一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目标,在保证监管成效的同时,减少扰民扰企,努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在《陕西日报》《汉中日报》等刊发报道。申报的《“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着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入围陕西省2024年营商环境案例评比决赛。去年以来,联合应急管理、住建、公安、环保、文旅、林业、农业农村、消防、经贸、文旅等部门围绕烟花爆竹禁放区禁燃禁售、非煤矿山、尾矿库、长江禁捕等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10次,占同期年度执法频次总量的50%,从以往“各自为政”转向现在的“握指成拳”,执法检查频次显著下降,执法成效明显提升。在城市管理领域,创新推行“三步”(第一步提醒、第二步督促整改、第三步进行处罚)工作法等措施,采取包容审慎执法方式,达到教育一批、告诫一批、处罚一批的执法效果,“执法力度”和“执法温度”兼顾,大力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宁强县‘一二三四’工作法赋能基层执法改革试点工作走深走实”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典型案例;创新构建宁强县“县镇一体”综合行政执法新格局被省委编办评为2023年全省机构编制工作改革创新奖一等奖;宁强县规范行政执法队伍人员编制管理试点改革被省委改革办评为2023年度陕西省改革优秀案例;行政综合执法改革+行政监察助力提升行政执法质效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第二届十大改革创新项目。局机关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2024年度清廉机关重点单位和“五星”党组织,被授予“2023年度管网治网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城市管理执法单项考核全市排名双第一。围绕全县大局,在急难险重中磨砺改革先锋。该局聚焦全县重点工作、中心大局,自觉与县委、县政府目标同向、责任同当、工作同步,把上级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务作为锤炼执法队伍硬作风的“练兵场”,在执法难点攻坚、防汛救灾等行动中,闻令而动,迎难而上,冲锋在前,彰显责任与担当。去年7月24日,嘉陵江洪峰过境,全县启动一级应急响应,该局按照县委、县政府调配部署,下沉干部36人,组建3支应急抢险队,协助巨亭、阳平关、燕子砭镇防汛救灾,他们顶烈日,战酷暑,积极开展群众转移、现场秩序维护、灾后清淤清障等工作,迅速恢复了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防汛抗洪救灾应急保障到位部门单位”。积极发挥综合执法队伍的服务保障作用,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行动、过硬的措施,助力全县“文旅点燃”专项行动和社会治理,参与重点项目观摩、上级调研、中高考、美食节、现场会等重大活动保障20余次,多次参与协助全县生态环保整改、森林防火、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及时制止处理城乡接合部秸秆焚烧行为20余起,协助阳平关、代家坝、大安、青木川等镇开展市容环境整治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