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推进畜牧兽医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年01月22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875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郭海潮)宁强县畜牧兽医中心紧扣“稳产能,保安全”两大任务,积极构建现代畜牧水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畜牧业发展保护能力;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扎实推进畜牧兽医工作高质量发展。去年,全县生猪出栏26.27万头;牛出栏0.89万头;羊出栏1.28万只;家禽出栏130.57万只;发展中蜂30444箱。
  构建现代畜牧水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水产业综合生产能力。该县畜牧兽医中心争取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奖补生猪养殖场产能调控、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提升改造、良种引进。发挥好衔接资金330万元实施宁强县麻辣鸡产业开发前端种鸡培育养殖建设、宁强麻辣鸡产品加工及市场推广项目,扶持6个养殖企业开展“麻辣鸡”配套品种鸡的孵化、育雏、林下养殖;培育“麻辣鸡”工厂化、产业化加工企业1个。争取渔业绿色发展项目资金105万元,扶持5个水产养殖企业巩固稻田养鱼、发展大鲵种苗繁育、大水面养殖和陆基圆桶设施养鱼。
  标准化生产推动发展。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指导陕西浩博锦程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完成400头规模的标准化繁育场改建,引进优质种猪400头;宁强县春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引进良种母猪300头。推广“铁骑力士”代养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推广肉牛、肉羊、蛋肉鸡场配套干粪生物发酵和污水多级化粪等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技术,实现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量41.6万立方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0.80%。
  科技赋能保障发展。举办全县牛、羊养殖大户市级技术专家专题培训班,实现养殖生产降本提质增效。推广数字智慧化的管理系统发展大棚保温高密度的水产养殖,减少自然病害、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完成31个中型规模以上养殖场的专线电子实时监测设备安装,中心监测终端平台建设,实现数字信息共享,重点针对畜禽粪污贮存池、饲料青贮窖池、沼气设施、用水用电等方面安全隐患准确摸排,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畜牧业发展保护能力。该县畜牧兽医中心扎实做好基础免疫工作,去年防猪瘟、口蹄疫22.02万头(次),牛口蹄疫2.25万头(次),羊口蹄疫1.76万只、小反刍兽疫1.58万只,狂犬病1.74万只(次),禽流感104.97万只(次),适免动物免疫率100%;圆满完成市级下达集中监测任务。按照“先打后补”资金补助审核要求和“先打后补”资金兑付申报情况顺利完成6个规模场的疫苗费用申报审核,资金兑付。
  疫情监测及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准确。去年累计向上级采集送检血清样品145份、拭子样品230份;完成春秋猪牛羊鸡5个病种的免疫抗体样品监测3200份,布病监测1131份,其中牛646份,羊485份,完成非洲猪瘟专项监测、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监管、伪狂犬净化场监管采样送检任务采集820份,成功进行疫病防控预警预报。
  非洲猪瘟防控及人畜共患病防控持续加强。组建县级应急分队24小时值班制,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库更新26.7万元防护物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羊、牛布鲁氏菌病排查,检测牛羊布鲁氏菌病样品646份、485份,结果未见异常;落实《汉中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职责,设立免疫接种点,发放狂犬病疫苗4650份,印制狂犬病免疫接种证,实施免疫1.74万只(次)。加强兽医实验室能力建设,2024年度全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试验中,取得全市县级实验室唯一对比结果全准确成绩。
  动物疫病净化工作高效推动。持续加强宁强御咖牧业有限公司疫病监测、生猪调运和饲料、兽药投入品等各方面的监管,保证非洲猪瘟无疫状态。推动其国家级猪伪狂犬净化场申报工作,落实专人对其疫情监测预警工作、国家级猪伪狂犬(免疫)净化场创建资料、生物安全制度和措施执行情况点对点指导,于去年3月和12月分别被农业农村部授牌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猪伪狂犬净化场。
  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该县畜牧兽医中心强化源头监管,坚持关口前移,强化养殖源头和投入品监管。规范畜牧及水产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生产环节,兽药生产推行兽药GMP,经营环节推行GSP,同时全过程强化兽药、饲料投入品的日常检查,全年累计查验签章运输动物94批次241353头(只),实施运输车辆备案126辆,实施养殖备案2594家,有效录入防疫信息4762条。
  强化畜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以规模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为重点整治对象,以生鲜肉、蛋为重点整治品种,开展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全年在养殖、屠宰环节开展瘦肉精检测2630多份,配合省市县开展畜禽产品药残检测96份,水产品检测29份;检疫监督方面,产地检疫开展面、规模场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屠宰场进场生猪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出厂产品持证率、病害猪及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