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改革创新 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5年01月23日 要闻 文章字数:103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评论员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今年要抓好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等重点任务。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向开放协作要动力,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实现创新式发展。我们要坚持创新、改革、开放协同发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各项战略任务落实到位,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力改革创新,就要强化创新引领增动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谁能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谁就将拥有新的战略资本和战略优势;谁能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引领发展,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牢牢掌握主动权。要更加注重策源能力提升,提升创新驱动平台功能,引导企业、高校等联合技术攻关,力争形成更多科技成果。要更加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打造新型产业生态圈。要更加注重创新活力激发,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聚力改革创新,就要全面深化改革提效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举措,重点抓好国企、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一批标志性举措尽快落地见效。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制约发展、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推出一批改革事项,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相结合,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聚力改革创新,就要扩大内外开放聚势能。加快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以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内联外畅相结合、通道平台一起建,加快路网和平台体系建设,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汇集,扩大开放型经济规模。要坚持外事外经外贸外资外宣联动,依托汉中特色优势加强人文交流,积极主动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开放型企业招引和外向型经济布局建设,提升经济外向度。
  聚力改革创新,就要拓展区域协作释潜能。要深化秦巴片区一体化发展研究,发挥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优势,找准与毗邻地区、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交流合作的切入点,发展一批生态友好型产业,有序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要加快打造国家战略腹地重要节点城市,深度参与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紧密协作,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