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富民增收 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
——论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5年01月25日 要闻
文章字数:1007
文章浏览数:
本报评论员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力促增收兜底线,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上实现普惠式发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们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保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稳中有增,务实求是地把群众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就要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群众需求在哪里,就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哪里。要聚焦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等民生关键领域,积极探索在财力吃紧情况下办好民生事业的机制和办法,继续实施“水电气暖网路”建设六个民心工程,直击群众利益痛点难点,梳理问题清单、细化具体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做到精准施策、持续发力,确保民生实事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让改革红利充分转化为民生福祉。
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就要不断促进就业增收。要紧紧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目标任务,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强化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多措并举扩展“市场化”岗位、扩充“政策性”岗位。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完善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长效机制,加大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日子美起来。
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就要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要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完善校内午餐午休和营养改善计划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要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要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低保边缘人口、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推进“融救融助”试点扩面,坚决兜牢民生底线。
让群众生活更有品质,就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延伸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强化科技支撑、厚植乡村生态底色,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坚决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