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的艺术
2025年01月28日 副刊
文章字数:759
文章浏览数:

伍宏贤
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对偶为骨,以意蕴为魂,穿越千年时光,依然熠熠生辉。这便是对联——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文字游戏,或曰桃符之变,或云春贴之演,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
追溯其源,对联的历史悠久,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已有遗篇传世。历经岁月的洗礼,它逐渐从宫廷走向民间,成为华人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首。墨香四溢间,纸笔流传,绵延千载而不绝,书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
每当岁末,城乡俱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喜庆氛围。书案小桌如画卷般铺展,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红与黑的艺术盛宴,正在悄然上演。书法家们挥毫泼墨,黑色的墨汁如同深邃的夜空,而红色的纸张则绚烂如霞光,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墨香扑鼻,暖意融融,众人围观,喜气洋洋,共同期盼着新岁的到来,祈愿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
于是,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上了红彤彤的对联。这些对联不仅色彩鲜艳、形式美观,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寓意。“门迎百福财运广,户纳千祥喜乐多”,这样的佳句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贴上对联的那一刻,仿佛整个家都被喜气所笼罩,预示着新年的丰收和希望。爆竹声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都在这一天换上了新的桃符,迎接新春的到来。
春联,是红与黑交织的艺术瑰宝。它不仅是对仗工整、平仄协调的文字载体,更是精神的寄托和传承的纽带。每一副对联都是匠心独运之作,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智慧;每一次张贴都是文化传承之举,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美好愿望。
嗟乎!春联之美,在于红与黑的交融,文化与情感的共鸣。那红彤彤的色彩象征着热情和希望,那黑色的墨迹则代表着深沉和思考。让我们共赏这红与黑的艺术之美吧!在这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感受那份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情怀和节日的温馨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