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小年
2025年01月28日 副刊
文章字数:809
文章浏览数:

杨亚贵
父亲去世过了头七,三弟要接母亲去西安居住。出乎我的意料,她同意了。但去了不到三天,心烦气躁,闹着要回家。在老人的意念里,二儿和三儿西安的家,只是叠加起来的众多火柴匣子之一,用以临时寄身的,与家的概念异若霄壤。三弟夫妻费尽口舌,总算是熬到父亲的三七忌日,一同回来祭祀。
这时候,气温已经很低,二弟夫妻说服老母去他们那儿过冬,小区楼上供着暖气,不似老家冬天寒冷难耐。
这一住,就住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灶爷的日子。
中午,忽然接到老母电话:我是你妈,今天是小年,你接我来,我要回家!语气十分急迫。弟媳说,这段时间几经反复,尽管多次闹着要回乡下,但每次还能听进温言劝止,今天实在劝阻不住。于是我安排儿子开车去接。
等到我晚上回到家中,看到老母满脸的皱纹里,都洋溢着慈祥的笑意,把几年前三弟媳买给她的那件藏红色棉衣取出来,让她的孙子媳妇儿穿,又让大重孙女穿:这棉衣质量好,暖和地很,我一直不舍得穿,看看,还是新的,穿上就不冷了。
母亲的意识,已不能辨别衣服的大小色彩样式给别人是否适宜,只知道这衣服穿上暖和,不管让给谁穿了,她的慈爱才会有所着落。
棉衣送不出去,老母有些失望,但随即拉我到她的房子里,说有新鞋子要我试穿。
是两双崭新的棉毛休闲鞋。母亲说,这鞋她穿上有些大,估计我穿得上,说着便弯腰往我脚上套。我脚后跟抵住鞋跟,前脚梢挺过鞋子足有寸半,惹得一家人嗤嗤地笑。
我说,这鞋是36码。我穿的是42、43的,剁了脚趾头也穿不上啊!但母亲仍不放弃,让我妻子和儿媳一个个来试。我的母亲,早年可是我们村有名气的心灵手巧的裁缝啊!
烙灶爷饦母亲也没有插上手,无尽的失落,赶走了回家看到久未见面晚辈的悦意。待到第一锅灶爷饦烙熟,妻子请母亲献上饦饼,焚香点烛祭灶。老母跪拜的动作,十分艰难,但她绝不允许别人搀扶,口中碎碎念叨着,脸上满是虔诚。
至此,老母亲主人翁的情怀与孱弱的躯体,终于融通,做了有意义有价值的大事——情有所寄,爱有所施,给家人祈到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