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新铺镇精培细育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2025年02月06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142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丁瑞)2024年,勉县新铺镇坚持把加强新时代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党建重点工作,持续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作用发挥上下功夫、出实招,推动党员队伍建设从“结构优化”向“质量优化”转变。
聚焦“充电赋能”,推进党员教育系统化。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该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党委会9次、镇村干部大会36次、镇村宣讲活动382场次。组建党纪学习教育专班,召开专题会3次、逐章领学13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2次,指导20个党支部成立学习小组,开展4轮指导检查,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宣讲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党员带头学、集中辅导专题学、交流研讨互动学、送学上门辅导学、田间实践课堂深入学、立足岗位实践学“六学联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重学用结合,提升实践能力。组织32名党员干部前往广元市月坝村和梓潼县等地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鼓励党员将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工作,成立以6名党员为核心的“火种计划”小组,开展技术指导20余次,打造“双百示范点”212个,推动辣椒产业提质增效;与勉县原味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实施订单农业,确保辣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做好党员分类管理,“践诺式”管理在职党员,通过年初公开承诺、年中承诺兑现、年底评议践诺,促“在岗有所为”;“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采取“1+N”联系制度,建立个档,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促“流动不失为”;“关怀式”管理困难党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讲、公益服务、解决急难愁盼等,促“知暖感党恩”。组建“红色先锋”突击队19支,实时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活动8次,参加志愿活动党员240余人次。
聚焦“源头管控”,推进发展党员精准化。党员发展把好关口、注重质量、严明纪律。严标准严结构,构建支部审核、党委审批闭环监督机制,发展党员9名,其中镇机关3名,村干部4名,优秀青年2名。强培养提素质,注重对17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通过培训班、实践活动等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严程序严纪律,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和要求,加强培养、教育、接收、备案等全过程管理。
聚焦“实干实绩”,推进作用发挥常态化。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召开党建业务培训,围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警示教育会等进行教育管理;建立检查通报整改机制,通过随机抽查等对各党支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下发整改通知单,整改问题20余条,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丰富组织生活,探索“组织生活+模式创新”,结合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党建强联动、同心话振兴”“重温红色记忆”“支部书记话风采”“支部书记擂台赛”等主题活动20余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难题40余件,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注重奖惩激励,将党员量化积分作为落实激励惩戒措施重要依据,与考核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形成党员带动、全员争先干事创业氛围;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处理党员12名、提拔重用党员干部10余名,涌现先进典型20余人,表彰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4名优秀共产党员;压实服务群众责任,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以“党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为落脚点,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助发展”各类服务活动60余次,办实事好事500余件,服务群众近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聚焦“充电赋能”,推进党员教育系统化。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根基。该镇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党委会9次、镇村干部大会36次、镇村宣讲活动382场次。组建党纪学习教育专班,召开专题会3次、逐章领学13次,举办党纪学习教育读书班2次,指导20个党支部成立学习小组,开展4轮指导检查,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宣讲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党员带头学、集中辅导专题学、交流研讨互动学、送学上门辅导学、田间实践课堂深入学、立足岗位实践学“六学联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重学用结合,提升实践能力。组织32名党员干部前往广元市月坝村和梓潼县等地考察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经验,拓宽工作思路。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鼓励党员将学习成果融入日常工作,成立以6名党员为核心的“火种计划”小组,开展技术指导20余次,打造“双百示范点”212个,推动辣椒产业提质增效;与勉县原味生态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实施订单农业,确保辣椒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做好党员分类管理,“践诺式”管理在职党员,通过年初公开承诺、年中承诺兑现、年底评议践诺,促“在岗有所为”;“跟踪式”管理流动党员,采取“1+N”联系制度,建立个档,全程跟踪、动态管理,促“流动不失为”;“关怀式”管理困难党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讲、公益服务、解决急难愁盼等,促“知暖感党恩”。组建“红色先锋”突击队19支,实时应对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活动8次,参加志愿活动党员240余人次。
聚焦“源头管控”,推进发展党员精准化。党员发展把好关口、注重质量、严明纪律。严标准严结构,构建支部审核、党委审批闭环监督机制,发展党员9名,其中镇机关3名,村干部4名,优秀青年2名。强培养提素质,注重对17名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和教育,通过培训班、实践活动等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严程序严纪律,严格按照发展程序和要求,加强培养、教育、接收、备案等全过程管理。
聚焦“实干实绩”,推进作用发挥常态化。规范党内组织生活,召开党建业务培训,围绕“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警示教育会等进行教育管理;建立检查通报整改机制,通过随机抽查等对各党支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下发整改通知单,整改问题20余条,推动党内生活规范化制度化。丰富组织生活,探索“组织生活+模式创新”,结合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党建强联动、同心话振兴”“重温红色记忆”“支部书记话风采”“支部书记擂台赛”等主题活动20余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矛盾调解等难题40余件,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注重奖惩激励,将党员量化积分作为落实激励惩戒措施重要依据,与考核奖励、评先评优等挂钩,形成党员带动、全员争先干事创业氛围;聚焦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处理党员12名、提拔重用党员干部10余名,涌现先进典型20余人,表彰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4名优秀共产党员;压实服务群众责任,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以“党建+社会工作+志愿服务”为落脚点,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作贡献、助发展”各类服务活动60余次,办实事好事500余件,服务群众近万人次,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基层治理、经济发展等工作中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