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峡
2025年02月07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722
文章浏览数:

田敬文
人们习惯于把洋县华阳古镇苍耳崖风雨桥沿河南下至板桥村口这一段河谷称为龙吟峡。
龙吟峡得名于唐代。据《旧唐书》和《资治通鉴》载:兴元元年(784年)唐德宗李适避朱泚叛乱,沿傥骆道由周至入骆谷,经此峡谷到汉中;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李儇避黄巢叛乱,亦沿傥骆道经此逃难汉中。唐朝的两位皇帝都经由此途过华阳而达汉中,后人便将这段曾经两度走过皇帝的峡谷起名龙吟峡。
龙吟峡南北走向,全长10余公里,华阳景区沿傥骆道故址建亲水步道约8公里。谷中绝岩嵯峨兀立,瀑潭激荡相叠,清流澄澈奇丽,怪石嶙峋交错。徜徉其间,览不尽幽谷清流,赏不尽碧空如洗,享不尽富含负氧离子的山野气息。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龙吟峡步道蜿蜒绵长,隐匿于密林深处,缠绵于河床侧畔,河水仿佛是从一整块硕大绵长的花岗岩河床上淌过,水清如琉璃,如碧玉,坚硬的花岗岩被日夜不停的流水雕凿出云水一样的纹路,岩石岿然不动,流水恣意汪洋。
峡谷核桃坝河口段,三峰并峙,绝壁高耸,或凹或凸,或仄或横,如雕如塑,面目狰狞。崖下谷底藏黑龙潭,潭水墨绿发黑,深不可测。黑龙潭下游200米山嘴处,河床阔大,左岸连山石上有两枚石脚印,隐隐可见五指深抠状,惟妙惟肖,更让人惊叹的是一片雪白的花岗岩上生有一直径约两米的圆坑,深一米有余,坑壁光滑齐整。
端公坝和板桥之间的河湾,坐落着风景秀丽的雷雨潭瀑布。龙吟峡到了板桥,忽然出现一个3米来高的断面,河断面处生着两个巨石,把白花花的瀑水扯成了三绺,瀑流沿断面飞下,水雾迷漫,涛声震天,惊心动魄,人们称其为雷雨潭。
青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龙吟峡,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有韵味、有风情的地方,或闲庭信步,或凭栏远眺,或迎风疾跑,或绿水濯足,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