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照新春

2025年02月11日 副刊 文章字数:1019 文章浏览数:

韩景波


  春天到来的第一天,天空一改连续数日阴沉的脸,将灿烂的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家乡的上空。家乡被前山后坡围着,围成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湾儿。一条河在山湾儿里泠泠清喧地蜿蜒,只是大部分还被冬天的雪盖着,隐约见其踪。湾里人家一律依山坐北面南依山傍水而居。我家在山湾里的最后边,前面的人家皆做了我家小院的屏风,少了聒噪,多了宁静。
  午后,泡上香茶坐在自家花园盛开的蜡梅旁晒太阳。一阵“吹面不寒杨柳风”送来梅花幽幽的香。品茶赏花,神清气爽。沐浴着明媚、温暖的阳光,你可以闭目养神,静静地坐着,什么也不想。你可以透过疏影横斜或恣意生长的梅枝仰望湛蓝的天,洁白的云。可以随着蜜蜂扇动的翅膀,流连于蜡梅丛中。可以用手机随意拍照,记录下你的喜欢。当然,亦可以背对太阳,看隐约的蟒岭远山,想象岭北岭南,让思绪飞扬……
  不知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中国诗词歌赋中,描写太阳的远远少于月亮。像我这样的俗人,能随口说出的相关诗句,应该不会超过十句,且多为旭日或夕阳晚照。而唯一记住的午后烈日,就是李绅的《悯农诗二首》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还是“负面”形象。
  虽然具有满腔的悲悯情怀,此时的我,对天上的艳阳充满亲切感,它带给我的不是烈日下劳作的艰辛,而是早春太阳的温暖。
  其实就是炎炎夏日,有时我也特喜欢午后炽热的阳光,因为我也会像父亲那样,在最热的时候进地锄草。我喜欢“种豆南山下”的诗意,就得有“锄禾日当午”的辛苦。这种辛苦,我高兴,我愿意。
  妻子来叫吃饭,还忘不了几句嘟囔:“人家都拾掇地种洋芋了,你还有闲心坐这晒太阳赏梅花!”“你还是写诗填词的人哩,你不知道身闲为富、心闲为贵的道理吗?天还冷,种洋芋完全可以再晚几天嘛,今日春来第一天,这暖阳梅花多好啊,坐下来赏梅花晒一下太阳有错吗?”我回怼妻道。
  心闲指的是心灵上的闲适、自在。明代先贤郑瑄以富贵来区分身闲与心闲。身闲为富,心闲为贵。他在《昨非庵日纂》上说:“一日十二时,无一隙得暇,而好山好水,风清月明,何尝识此意味,劳劳攘攘,死而后已。”人活世上,需要养家糊口,需要各种物质上的保障,但若十二个小时都不得暇,好山好水都视而不见,那就谈不上心闲了。为生计颠簸奔波,在各种熙攘往来之中,又容易让我们迷失自己。如果为了名利,把生命的旅程,变成了一场对名利的追逐,这样的人,只是物质上、形式上的“富”,达不到精神上的“贵”。
  生活上要忙,心态要清闲。
  新春乍来,阳光温暖,花儿正开的时候,我怎么能错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