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助力经济发展

2025年02月13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3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韩建军)去年以来,市财政局以20条措施破除壁垒、强化监管、推进电子化,优化营商环境;借规范预算编制强化约束,实现流程整合,助力财政可持续;靠全面推行电子化交易、试点共享电子卖场供应商、开展远程异地评标等,提升采购质效、降低供应商成本;通过简化审批流程、推动合作创新采购,提速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全方位打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政府采购新格局。
  政策赋能,打造更舒心的市场环境。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扣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具体部署,持续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导向作用,把坚持“过紧日子”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市政府采购累计成交金额28.63亿元,节约资金1.4亿元,节约率4.7%。同时,坚持将支持创新、绿色发展、低碳环保、乡村振兴等作为开展政府采购工作的主基调,引导采购人全面、完整、准确落实政府采购政策。优先采购节能节水产品2319.2万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100%;优先采购环保产品6040.9万元,占同类产品采购规模的99.4%;按不低于15%的比例确定预留份额,完成“832平台”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4507.48万元。通过提高面向中小企业预留份额、提高价格评审优惠力度、积极推广“政采贷”等方式,助力中小企业发展。授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27.15亿元,占全市政府采购规模的94.9%。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信用融资突破1.68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数字领航,打造更贴心的投资环境。在全市积极探索推行“互联网+政府采购”多项改革,多管齐下降低政府采购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增强政府采购数字化管理创新的有效性、针对性和便利性。开评标时间压缩50%以上,为供应商节省获取采购文件、标书制作印刷、交通住宿差旅等费用2000万元以上。同时,积极推行政府采购项目远程异地评标,框架协议、电子卖场采购方式,政府采购供应商基本资格条件承诺制,政府采购合同融资与电子保函(保险)等业务线上办理,持续缓解企业发展压力,激发企业发展潜力,确保市场主体“进得来”。
  规范市场,打造更放心的法治环境。深入开展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采取多种措施破除政府采购领域隐性壁垒,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聚焦政府采购领域“四类”违法违规行为,打造跨部门、跨区域联动工作模式,组建联合专项整治工作组,凝聚多部门监管合力。探索建立先调解、后裁决、调解与裁决并行的模式,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调解有效化解政府采购纠纷,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得到有效发挥。此外,为进一步强化采购管理,明确采购人的政府采购主体责任,创新构建大数据预警机制,在全省率先建立采购“专管员”制度,并创新培训模式、开展每日“政采小课堂”以及“典型案例曝光台”等多种工作方式,培养了一批“政采明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