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担使命 砥砺奋进促发展

——汉中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2025年02月17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293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洪传乐 龚凡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70周年,也是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笃行实干的重要一年。在中共汉中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市委部署,倾情为民履职,奋力书写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履职答卷。
  全年召开常委会会议8次、主任会议28次,制定审议地方性法规4部、颁布出台3部,对7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开展视察调研27项,作出决议决定12件,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1人次……一项项工作、一组组数字,记录下实干担当的足迹,印证了履职为民的情怀,彰显了求真务实的作风,凝结着市人大常委会与全体代表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在政治建设上走深走实。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和人大代表、人大干部培训“第一课程”,建立“两必学一研讨”学习制度,组织政治理论学习36次,在深学笃行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通过举办读书班、专题纪律党课、集中警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把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细化35项措施,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工作事项19次、以《送阅件》汇报专项工作9次,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服务中心大局,持续在精准监督上用心用情。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把监督视角对准深化“三个年”活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要领域,出台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监督改革《实施意见》,听取审议高质量项目建设、“五个农业”发展、职业能力建设、民事检察等工作报告19项,检查视察《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汉中市汉江水质保护条例》《汉中市电动车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调研物流产业发展、大中型灌区建设、中心城区交通管理、法院执行等工作,开展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专题询问,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为题组织“代表约见”,全年交办审议意见13份,通过开展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回头看”、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持续完善工作闭环,提升监督刚性和实效,全力助推经济运行回升向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事业健康发展、社会治理提升质效。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立良法保善治,持续在法治建设上有力有为。扛牢“国字号”立法联系点职责,向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传递汉中人民声音110余条。修正《汉中市地方立法条例》,调整建立26个市级立法联系点,建成4个方面71项立法项目库,选聘36名立法咨询、备案审查专家,夯实立法工作基础。制定出台《汉中市农村供水用水条例》,与安康、商洛开展《陕南民歌保护传承发展条例》协同立法,通过两轮集中审议形成《汉中市物业服务监督条例(草案修改稿)》,推动地方立法更加适应改革发展、顺应人民期盼、体现汉中特色。建立法规实施五步工作机制,促进立法与普法、执法相贯通。出台《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首次对“一府一委两院”和县区人大常委会年度文件目录进行全面筛查,审查规范性文件76件;修订选举任命人员《履职报告办法》,对10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员额法官、员额检察官进行履职调研评议,促进提升依法履职水平。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优服务强保障,持续在代表工作上聚智聚力。建好“民意窗”、架好“连心桥”,制定出台代表联络站规范化运行《指导意见》,将每月15日设定为全市统一“代表接待日”,建成贯通市县镇三级“网上代表联络站”,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群众反映问题“零距离”。组建18个代表专业小组,邀请代表参加视察调研、列席会议活动340余人次,首次组织市人大代表跨县区集中视察,持续激发代表履职活力。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协助市委出台规范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若干措施》,推广汉台区街道民生实事“票选制”工作做法,县镇两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772个、总投资46.3亿元,一批群众期盼高、受益广的民生项目落地建成。强化代表建议分类交办、重点督办、滚动连办,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357件代表建议、2件议案全部按期办结,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代表建议占比71.7%,为历年来最高。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四个机关”定位,持续在自身建设上见行见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体推进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创建立法、监督、服务代表3类党员示范岗,做亮“情系人民、服务代表、护航发展”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服务效能,建立重点工作“交办清单”、重要事项“督办清单”,制定加强调查研究等工作制度7项,建立常委会会议重点发言机制,不断提高议事质量和履职水平。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举办“人大讲堂”4期、“读书分享”活动6期,努力打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加强对基层人大工作的指导,深化人大创新工作案例培育、推广,搭建互学互鉴平台,促进全市人大整体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推进监督工作更加聚焦、地方立法更加务实、代表履职更加有为、自身建设更具效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汉中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