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民声与政声同频共振
2025年02月17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1156
文章浏览数:

衡俊昌
“2025年汉中市两会老百姓最关心的三个方面是什么?”当记者将这个问题输入到当前最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后,得到这样的答案:收入增长与民生保障、医疗保障与医保改革、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这些答案,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就业、养老、房价、医疗、教育等生活成本日益增长,老百姓对民生领域的保障问题关注度不断提升,这些答案直观反映了老百姓对生活质量、健康保障和农村发展的关心关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汉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办好各类民生实事上持续用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民声与政声的同频共振,被人工智能精准捕捉,但是它并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举措,而这些问题,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却必须给出精准答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向前,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了新变化,代表委员的使命任务也在迭代升级。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代表委员们既是立足本职、爱岗敬业、锐意进取、改革争先的奋斗者,也是经济的“温度计”、民生的“感应器”,对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感知更加敏锐,更应该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当前,我市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新旧动能转换的加速期、深化改革创新的攻坚期,同时也要看到,通过近两年的改革、调整、优化,发展的内生动力加速蓄积,特别是一批重大改革、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支撑。立足新征程,代表委员们要更加注重汇民意、聚民智,履职尽责、建言献策,既要能反映问题,更要能解决问题,真正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心声共振,凝聚各方共识,以目标明确的“提”、脚踏实地的“办”,行之有效的“解”,推动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完成新时代赋予自己的新使命。要讲政治、顾大局,紧扣全市中心工作,准确把握群众的所愿所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度,言得恰到“好”处。要聚民心、为人民,走好群众路线,做到言为民所建、策为民所献,促进提、办双向联动,才能把工作办到“实”处。要强转化、求实效,主动协助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人民福祉,让每一件议案提案办理切实转化为发展成果,真正解决群众“难”处。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方可同心同德。在这个播种希望、只争朝夕的春天里,代表委员们更要继续巩固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局面,多为改进工作想办法,为推动发展谋思路,为改善民生出实招,让“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高度契合,让民声与政声同频共振、琴瑟和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