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为民担使命 踔厉奋进开新篇
——2024年南郑区人大工作综述
通讯员 甘来雁 李桢
2024年,南郑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发展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为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和经济强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南郑实践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牢正确方向,政治建设得到新加强
区人大代表视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贯彻落实情况。
该区人大常委会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保证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召开党组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专题学习培训49次,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先后就常委会重点工作、重要会议、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报告13次,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贯彻落实区委“谋大、解难、抓实”工作总要求,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重点课题调研报告4篇,提出的建议已转化成为推进工作的具体举措。聚焦实施“11469”发展战略,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主任会议17次,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19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一委两院”专项工作报告20项,作出决议决定25项,发出审议意见19件,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6人次,全力助推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坚持服务大局,监督工作取得新成效
区人大召开代表联络站规范化运行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推进会。
该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经济发展、社会民生、法治建设等热点,深化正确监督、有效监督,推进民生福祉、法治环境持续改善,聚力提升工作质效和依法履职水平。
视察调研中云装备制造产业园、汉中西能电力节能产品生产线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听取和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综合报告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报告,助力全区“32521”现代产业体系延链补链。组建5个专项监督小组持续跟进监督,推动票决出的教育基础设施提升、城乡电网改造、通组道路建设等10个民生实事项目加速落地建成。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配合完成20部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和意见征集工作,提出修改意见和立法建议50余条。从各级代表中聘任法院检察院特邀监督员10名,组织区人大代表110余人次旁听区人民法院案件庭审、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和案件听证等活动,助力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推动法治环境持续向好。视察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贯彻实施情况,跟踪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5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的落实,全力守护南郑一江清水永续北上,推进法律法规得到全面贯彻实施。深化“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监督在线工作平台,创新设立人大代表营商环境监测点32个,选聘33名省、市、区人大代表担任营商环境监测员,对收集的15条意见建议实行“清单制”交办督办和评价反馈机制,助力一体推进投资、市场、政策、法治、创新、政商“六大环境”持续优化。修订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办法》,选聘23名备案审查咨询专家,备案审查规范性文件2件,完成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数据库录入9件,专项清理44件,修改废止18件。对3名市人大代表、7名政府部门负责人开展履职评议,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牢记初心使命、当好人民公仆、依法履职尽责。
坚持守正创新,代表履职焕发新动能
区人大常委会召开民生实事项目征集座谈会。
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代表履职服务管理,拓展代表履职平台,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做好民生项目票决实践。
全市范围内首家出台《代表退出办法(试行)》,搭建代表专业化履职实践新平台,区镇两级组建“领衔代表+四级人大代表+优秀专业人士”的人大代表专业小组26个。持续提升全区109个代表联络站运行质效,全年各级代表走访接待联系群众1.6万余人次,收集转办社情民意960余件,“民呼我应”机制不断完善。深入推进“代表接待日”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书记杨守奎率先以普通代表身份下沉社区代表联络站参加活动,示范带动各级人大代表1298人次进站履职。持续深化“履职建功‘三个年’·人大代表在行动”暨“六带头、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涌现出一批履职典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53个,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86起,35名代表被评为年度履职先进个人。创新出台人大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机制,实现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机制互促。区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及闭会期间收到的208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结并答复,满意率99.5%,15件建议获评年度优秀代表建议,12家单位获评年度代表建议办理先进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关于规范县镇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的若干措施》,实现“民生”与“民声”有效衔接,2024年区镇两级人大票决民生实事项目55个、街道会商民生实事项目5个,涉及资金3.8亿元,一批群众期盼高、惠民利民的民生实事项目落地建成。
坚持夯基固本,自身建设呈现新气象
区人大代表视察《道路交通安全法》贯彻落实情况。
该区人大常委会牢记人大机关政治属性,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以更严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推行“机关党建+人大监督”工作品牌,探索党建工作与人大履职互融互促。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在各级媒体刊发人大工作宣传稿件120余篇,连续多年被省人大评为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建立监督在线机制被收录进《陕西市县人大工作亮点集萃》。认真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干部职工积极投身项目建设、亲商助企、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开展宣传宣讲149次、走访企业578次,现场办公67次、督促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和问题84个。主动加强与上级人大沟通对接,全年配合省市人大开展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主题活动18项(次)。注重与兄弟县区开展工作交流,组织该区选举的市人大代表赴镇巴县、配合佛坪县市人大代表来南郑开展跨区域集中视察。加强苏陕对口协作,协同如东县人大在该区开展帮扶行动。组队赴广西、贵州等地考察藤编产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积极牵线搭桥,推介宣传南郑优势产业。先后承接内蒙古、湖北、河南等地人大来该区考察学习,南郑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