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政协实践创新认真履职展现新担当
宁强县政协委员张怀荣潜心研发优质萌发菌、蜜环菌,推广种植新技术,促进天麻产业做大做强。 通讯员 林宣 摄
本报讯(通讯员 刘炳林)宁强县政协及其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实践创新,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宁强实践中,展现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担当。
树立实干导向,在彰显为民情怀,投身发展实践上更加突出。该县政协始终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出力”,紧跟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主动作为、实干笃行,切实做到中心工作有担当、重点工作有助力、民生事业有推动。
紧扣中心精准建言。县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进行认真地全体协商讨论,组织委员撰写26篇大会发言,《关于做大做强宁强火锅产业的建议》受到党政高度重视,推动了宁强首届火锅美食节成功举办。县政协十一届三次全会共确定提案129件。全年开展提案办理协商30余场次,专项检查、视察5次,提案办复率达100%,政协提案推动了一批发展项目、民生实事落地落实。牢固树立“服务为民”履职导向,鼓励委员在基层治理中当好理论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党群各界联络员、推动落实监督员,为基层高效开展综合治理注入了委员能量。
聚焦重点深入协商。关注“农业升级、工业提速、文旅点燃”三大行动、全年经济运行、党风廉政建设等全县工作重点,县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进行重点协商,常委、委员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现场提出工作建议111条,助推了全县重点工作落实见效。围绕矿业经济发展、淫羊藿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等大事要事,开展专题、界别、对口协商,积极为相关工作提质增效建言献策。聚焦“守护源头活水、发展生态产业”“古关驿道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生态文化热点,以全程协商、开放协商的格局,举办了第二期、第三期“漫话汉江源”品牌协商,全县水资源保护和文化遗产利用工作在“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氛围中找准了新路子。
紧盯民生务实献计。县政协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履职的关键点,开展国家专项债项目实施情况、慢性病预防与治疗工作情况专题监督视察,提出工作改进建议8条,帮助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发现工作短板、补齐缺项弱项,推动了民生实事提速落实。坚持多渠道反映群众诉求,鼓励政协委员有温度、见实效地为民履职、反映民意。累计向上级政协、党政和有关方面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6条,县委主要领导对《关于天生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治理的建议》进行了批示督办,在党政的重视支持下,政协委员通过“小切口”建言,撬动“大民生”增效的履职成果日益丰硕。
释放创新动能,在发挥政协之能,汇聚协商之力上更加有效。该县政协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精神,不断完善协商机制、丰富协商形式,拓宽协商渠道,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在深耕细作主责主业中彰显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真谛。
精心打造协商平台。县政协坚持“学习联络组+委员工作室+政协工作召集人”相结合,精心打造政协协商平台,让平台成为委员协商议事、参与治理、倾听民声、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全年政协履职组织开展各类调研视察、学习考察、协商议政活动90余场次,政协的基层工作不断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创新升级协商形式。在开展常规协商工作的基础上,县政协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跨区域与异地政协建立合作关系,为基层政协协商民主发展增添了“新版块”。同陕甘川三省县级政协按照“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水资源保护等工作建立了跨区协商合作关系,同南郑区政协确定了水源地保护工作协调协商机制,在纵横沟通中形成了区域履职合力,唱响了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全面提升协商质效。县政协坚持在县委领导下落实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带头参加重点协商活动,为协商成果的有效转化提供了保障。依托“漫话汉江源”协商品牌,努力在全过程人民民主视域下扩大协商,开辟了专家学者、界别群众进入政协协商的有效渠道,“漫话汉江源”品牌协商累计邀请专家学者4人,界别群众120余人,参与主体不断扩面。主动承接上级政协协商活动,争取更多的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共同建言机会,在省市政协来宁开展乡村振兴、中药材产业、历史文化保护等调研工作中,40余名县政协委员参与其中,形成了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履职的生动局面。去年开展的各类协商活动中,共收集意见建议160余条,形成专题报告7个,递交工作建议33条,多数建议被党政重视采纳,协商民主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出了更大优势、发挥出了更大效能。
共筑社会合力,在营造团结氛围,构建和谐局面上更加活跃。该县政协始终围绕大团结大联合主题,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充分发挥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工作半径,广泛汇聚高质量发展正能量。
深化合作凝聚团结力量。县政协畅通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平台履职的渠道,使党派团体在政协平台上意见表达更畅、作用发挥更大。十一届三次全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共递交大会发言13篇,提交提案34件,民主团结、合作共事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密切联系民族宗教界人士,同省、市政协联合开展“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三级联动调研,促进了宗教和顺、民族和睦。强化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日常联系,经常性通报全县工作推进情况,提升了社会各界对党政决策部署的认同支持,画好了团结奋斗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