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河堤

2025年03月04日 副刊 文章字数:1155 文章浏览数:

刘德寿


  故乡的河堤,一段童年的影集,一段岁月的洗礼。
  说它千疮百孔,说它生生不息,说它人间奇迹,都不为过。
  祖父和祖母从这段河堤上走过,父亲和母亲也从这段河堤上走过。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早已物是人非的这段河堤,在故乡的怀抱里,不断地从我的生命历程中走过。
  儿子童年时,我带他回老家探亲,那是初夏的月夜,暴涨的河水在这段河堤下滔滔不绝地奔流,于是,天真的儿子拉着我的手说:“爸爸,这河里的水在唱歌啊!”“是啊,乖儿子,咱老家的河水在唱歌哩!”
  老家的这段河堤,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谱写了太多的诗篇。深深记得,从我的童年开始,河堤就不断地经受着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考验,河堤每遇洪汛,年年都要溃堤数次,好在,那时候,父老乡亲们大都住在山上,住在老屋。而河堤一面环绕着青山,一面环抱着田园,为了守护好乡亲们的家园,河堤冲了补,补了冲,就像乡亲们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是几十年过去,河堤依然如故。不同的是,河堤两岸,早已布满了人家。曾经的清凉瓦舍、曾经的农家院落,随着故乡的炊烟,早已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落地窗,是太阳能,是玻璃,是瓷砖,是钢筋,是混凝土,是鳞次栉比的小洋楼。移民搬迁和脱贫攻坚的浪潮,终于把四山野岭的村民们安居在故乡两边的河堤上。
  是啊,老家的这段河堤,它已成为父老乡亲祖祖辈辈安居乐业繁衍生息的生命摇篮。
  我珍惜这片土地,珍惜这片摇篮,也珍惜这段河堤。如今,到了落叶归根的时候,我更加珍惜这片热土和这片摇篮的沧桑和巨变。问题是,我每每回到故土,回到乡愁的眷恋之中,我总是感到和看到,在嘉陵江的上游,在我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故乡,在这片开辟鸿濛谁为情种的土地上,唯有我,唯有我的父老乡亲们依然挚爱着这片土地,也挚爱着这段苦难的河堤,他们不离不弃,他们早出晚归,他们日升日落,始终在这片今非昔比的土地上坚守,始终在这片炽热的土地上耕耘,既享受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又享受着人间无与伦比的天伦之乐。在生命轮回的征途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觉到这段河堤,这段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的河堤,它既是乡亲们饮水思源的发祥地,又是乡亲们生命历程的守护神。
  这段河堤,它断断续续,长不过数里,宽不过十米,深不过丈余。然而,千百年来,它就这样流淌着生命,流淌着高古,流淌着美学,也流淌着哲理,流淌着真性流淌着苦难,更流淌着幸福,流淌着诗意,流淌着奇迹。它无数次挑战极限,无数次挺过自然灾害的侵袭,挺过汛期,挺过洪浪滔天的肆虐和枯寂。
  故乡这段河堤,它承载了我太多的童年记忆,也承载了我青春年少的浪漫气息。至今想起,我在河里洗澡,我在河里摸鱼,我在河里最早萌动爱情种子的时候,不可否认,那段河堤,就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我的生命之中,含括着最深沉的生命思考,也融入我落叶归根的无涯情怀。
  面对这段河堤,我只想归宿,不想离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