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变金叶,唤醒沉寂荒山的“共富密码”
——探寻全国三八红旗手鲁琼的茶旅融合之路
记者 李佩蓉
鲁琼在勉县阜川镇的茶园里巡查茶叶长势。 受访者供图
2月25日,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的喜讯传来的时候,勉县小河庙云雾香芽茶叶发展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琼正在茶山上巡查茶叶长势。丝丝春雨浸润等待萌发的嫩芽,青翠叶片上凝结的水珠仿佛折射着时光的棱镜——将2012年那个从福建返乡创业的姑娘,与此刻满目葱茏的6380亩生态茶园重叠成清晰的奋斗轨迹。
从美容业跨界到茶产业振兴,从180万启动资金到带动全镇茶农增收3倍,鲁琼用十三载光阴在荒坡上书写着“绿富同兴”的答卷,彰显了一位新时代女性用柔韧之力重塑传统产业的突围密码。
茶香寄乡愁 她要回乡闯一闯
回乡前的鲁琼在福建从事美容行业,被那里浓厚的茶文化感染。工作间隙,她总爱泡一壶铁观音,茶汤氤氲间,她总会想起汉中老家漫山遍野的茶树。每年春茶季,家人寄来的茶叶总被同事争抢一空。“这么好的茶,为什么卖不出去?”这个疑问也不断困扰着她。
2012年清明,看着手边新寄来的新茶,她终于坐不住了。
“回家乡发展茶产业,让汉中茶香飘得更远。”鲁琼暗下决心,放弃月入万元的高薪,回到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那一年她28岁。
彼时的小河庙村,许多茶园都被荒废——杂草丛生的山坡上,零星散落着枯萎的老茶树;泥泞的山路在雨季无法通行,村民们守着茶园却要外出打工。更让她心疼的是,丈夫家三代制茶的手艺,竟随着产业凋零逐渐失传。
面对这样的境况,鲁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整合资源“抱团发展”是唯一的出路。
2012年7月,她将贷款和东拼西凑的全部家底180万元投入到茶园建设上,带头成立了勉县小河庙云雾香芽茶叶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零散的茶农集中起来,拧成一股绳。
“免费帮扶!”鲁琼决定为茶农免费提供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等服务,“尤其是对贫困户,我们更是无偿发放茶苗。”通过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茶农入社,合作社的规模也由最初的7户发展到50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户。
合作社的成立,为小河庙村“茶事”开启了专业化的“大门”。
“头两年,我们将精力都用在了茶园的除草、补苗、施肥等方面。”谈起合作社最初两年的艰辛日子,鲁琼感慨万千。
从引进高品质茶苗,不断改良茶叶品种到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再到推广新工艺,合作社一步一个脚印,打造出标记着“小河庙原生态”的茶叶新品牌。2017年,又成立了陕西琼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亩租金80到600元的价格流转村上及贫困户荒废茶园4800余亩,茶园规模一步步扩大。
携手共筑梦 她成了乡亲们的温暖依靠
如果说带领乡亲们通过“茶叶”吃上“饭”是鲁琼的第一步,那么吃好“茶叶饭”,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则是她的第二步。
帮着乡亲干,带着乡亲赚。鲁琼做出决定,收茶的时候,贫困茶农的鲜叶,她统统以高出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采茶季,吸纳全村290余名留守妇女到茶园务工,月均收入3000元以上。多少家庭的日子开始有了盼头,曾经压得人喘不过气的贫困大山,也一点点被挪开了。
贫困户马宝贵,一家六口人,生活贫苦。马宝贵在合作社茶园务工期间,不仅学会了炒茶、制茶技术,还新发展了40多亩茶园,建起了小加工厂。2019年年底,鲁琼把茶厂淘汰的加工机器交给马宝贵,让他自己办起小型茶叶加工厂给周边的乡亲加工自喝茶。在鲁琼的鼓励与帮助下,这个小茶叶加工厂,从创立至今收入连年递增。马宝贵,从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了自主创业的“创客”。
“不是鲁琼,我吃饭都成问题,现在我的日子好过多了。”马宝贵说。
村里还有些贫困茶农,守着茶树,却为茶叶卖不出去发愁。正巧,消费扶贫的契机来了,鲁琼紧紧抓住,在铁路系统、江苏海门等帮扶单位的牵线搭桥下,她一趟趟外出对接,带着村里的茶叶找市场、寻销路。以高于市场价20%收购附近4个镇16个村的茶树鲜叶20余万公斤,帮助茶农代销成品茶28000公斤。还引导组织贫困户积极参与电商经营活动,帮助他们向全国销售农村土特产。期间,村民共计销售土特产16000余单,全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8万余元,慢慢地,贫困户们的眉头舒展开了,曾经“销售难”的困境,在鲁琼的奔走忙碌下,渐渐成了过去式。
在小河庙村,鲁琼这个名字,也成了大家脱贫路上温暖坚实的依靠。
柔肩担使命 农业赛场绽芳华
作为女性企业家,鲁琼在农业领域也时常遇到一些困难。
在商务谈判中,客户有时会对她的专业性和企业能力产生质疑,但她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总能让客户信服。她打造了一支团结奋进的团队,积极为女性员工创造发展空间,在企业内部设立平等的晋升机制和培训体系。现企业共有27位女性员工,无论是在茶厂还是在办公室,鲁琼都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让姐妹们都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她还在行业内积极发声,鼓励更多女性涉足农业,用自己的行动打破性别限制。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从来不会去考虑因为我是女性,所以我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我更愿意思考,我想要什么,我要怎么做。”鲁琼常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着自己的员工。
今年32岁的朱清清,从2017年就开始跟着鲁琼创业,那时候的她刚刚结婚生子,丈夫外出打工,她留守在家没有自己的收入,一度非常消沉。鲁琼主动找到她,吸纳她到茶园工作。从茶叶生长的基本知识到茶园管理、茶艺表演,年轻有拼劲儿的朱清清一点点摸索学习,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成为鲁琼的得力干将。
“琼姐常常告诉我们,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独立自强才能赢得尊重和幸福。我现在正在自学短视频拍摄和剪辑,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分享茶文化、推介我们汉中的好茶。”朱清清说。
“做农业很辛苦,但却最有成就感。”鲁琼口中的成就感来源于乡亲们挣到钱,家乡实实在在变了样,也来源于跟着她干的姑娘们取得成绩,越来越自信。
再有月余,今年的春茶即将上市,鲁琼又将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茶旅融合”是她眼下正在规划的事业新版图,“创新‘茶园休闲观光+品茶+茶叶采购’的体验消费模式,吸引更多游客来阜川镇踏春品茗,进一步为当地茶产业注入新活力,拓宽茶产业销路,继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巾帼力量。”想到再过几年,茶山又将有一番新变化,她的话语充满期待与力量。
全国三八红旗手的荣誉对于鲁琼而言,不是终点站而是加油站。这位手捧茶香的“茶山女杰”,将继续以科技为针、文化为线,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版图上编织着属于新时代女性的乡村振兴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