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7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749 文章浏览数:

西乡县第二中学高三(7)班 周宇阳 指导教师 马卫刚


  老板递给亮一个壶,青黑的砂面勾住了亮的眼睛。“喏,景德镇带回来的上等货,都说象征着富贵哩!你今年业绩也不错,回老家给爸妈吧!”亮刚想接过话茬,那壶就被一把塞进了他怀里。他赶忙道谢,弯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它装回了垫满碎纸的木匣子。
  “亮啊,今年听说你要回来啊,你妈可说要给你炖鸭汤呢!”父亲洪亮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
  “嗯,明天下午就走,回去再慢慢说,我现在还忙!”亮挂了电话,盘算着怎么和父亲开口。
  亮打小就一直住在农村里,厌恶了花花草草之后一腔热血地来到大城市打拼,起初做生意,但短短的几年里一直在亏本,他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颠簸了几年,才在一个小公司里谋了个小职员,不过日子过得倒也滋润,他打算今年把爸妈接到城里住。
  “你今年特地回来,就为了这事?”父亲埋着脸,用手擦着板凳上的浮尘,“我和你妈在这山沟沟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你在城里把自己管好,用不着管我们;再说了,你们城里人嘴里吃的哪颗米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我们一走那田就荒了,这么好的地不种上庄稼,像啥话哩?”父亲说罢,望向那靠在门后的锄头和镰刀。锄头的刃口已被沙土磨得如镜般光亮。
  “七村八镇的那些乡亲都去城里享清福了,去年就只剩咱一户了。让你们老两口待在这儿不是白遭罪吗?咱又何必非要吊死在这片地上!”亮没想到父亲这么倔,他大声地说道。父亲正要开口骂他,却被母亲瞪了一眼,父亲索性点上一根烟,望向了屋外。
  亮不甘心,他想起了老板给的壶。
  “这可是稀罕物,大老板给的,象征富贵哩!有钱人可都兴玩这个,这可不比您俩那几亩地挣得少!进了城里咱也搞这个生意,保准也挣大钱哩!”亮越说越激动。古朴典雅的壶在阳光下透着些许灵气。
  可父亲瞅也没瞅一眼,就把那壶连着匣子一同摔到了墙角。
  听见壶碎裂的声音,亮破口大骂起来:“你们一天累死累活能挣多少?那壶能顶屋后那几片地一年多的收成!”
  “你懂个屁!那地种出来的粮食能活人,你这个破壶能干啥?!你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挣几个臭钱能把……”父亲话还没说完,就猛地咳嗽起来,他赶忙朝亮摆手。“回去吧……”母亲也说着。
  亮也不想再与父亲争吵,他捡起那破匣子,把屋门摔得山响,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父亲缓过来,又点了烟坐在墙根上,把脸埋在那厚厚的烟雾里。
  细雨打湿了街道,亮呆坐在办公桌前,算起来他又有三年没回过家了,但他想起当时回到家的遭遇,想起那摔碎的壶,又对那荒无人烟的地方多了几分厌恶。
  铃声打断了他的思考,他不耐烦地把电话凑到耳旁,“你单位边上这个医院,你爸他有话跟你说,来吧……”亮没想到母亲的声音可以这么疲惫,他自己像是被打了一巴掌。
  亮赶到医院时,看见躺在床上已不能起身的父亲,脑袋里嗡嗡作响。父亲偏着脑袋望向他,无力的眼神里却满是慈祥。
  “这病在你回来的那年我跟你妈就知道了。”还没等亮开口,父亲先说话了。
  “你一天工作忙,挣钱辛苦,我们搬城里去也只能连累你,我生病也没告诉你。你妈她为了照顾我也不肯走。我这一辈子都住在山里,见识少,也不知道那壶的名堂,摔了壶也是爸不对,所以爸又买了一个壶赔给你,可你这一走又是三年……”
  父亲说得很慢,一字一句如针般刺着亮的心。母亲从病床下抽出来一个盒子,里面躺着一个砂壶。亮死死地盯着它。
  直到那天他才知道,自己每年寄回去的钱父母从来没有花过,都是一点一点攒起来。如今母亲又塞回了他手里。他攥着厚厚的信封,再也憋不住,把头埋进臂弯,任泪水肆意流淌。
  月底,父亲走了。亮很平静,他拿起手机,想起那年年关父亲山歌一般洪亮的声音:“亮啊,今年听说你要回来啊,你妈可说要给你炖鸭汤呢!别光顾着忙,身体也要多照顾着哩,早点回来让你妈给你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他擦了擦眼睛,发动汽车,向着有母亲的家里开去。
  时隔五年,那壶还在亮的家中摆着,只不过壶对于亮来说再也不是财富,而是关于父亲的全部记忆。

  教师点评:这是一篇颇为精彩的文章。全文从老板递出象征富贵的壶,到父子因壶产生激烈冲突,再到父亲患病后的坦诚相告,情节跌宕起伏。壶本是老板给予的礼物,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壶最终也是父亲对亮爱的象征,那摔碎又重新买来的壶,承载着父亲的愧疚与爱。结尾处,亮拿起手机,回忆着父亲的声音,驾车向家驶去,让这份爱得以延续。整个故事以壶为线索,将亲情的深沉与复杂展现得入木三分,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