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富明:用好“新农具” 当好“新农人”
2025年03月11日 政治
文章字数:1395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王茜 刘钰昕
“大家好,我现在在沙坝村的八月瓜采摘园里,今天和村民一起把桩子栽下去,再过几个月就能吃到美味的八月瓜了。”
2月25日,在留坝县马道镇沙坝村八月瓜种植基地,38岁的陈富明正弓着腰调整手机拍摄角度,专注地拍摄着八月瓜搭架的全过程。镜头里,沾着晨露的竹架在逆光中形成金色网格,他轻触屏幕切换微距模式:“家人们看,这些绒毛就是瓜藤的‘登山镐’。”
眼前这个拍视频的“新农人”,曾是西装革履的城市白领。陈富明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做过技术培训,在成都经营过连锁餐饮。城市的繁华与机遇,并没有让他忘记家乡的山水和亲人。2022年返乡时,他带回的不仅是行囊,还有满肚子的主意和打算。
回到家乡后,陈富明一边协助父母打理自家餐饮店,一边寻求创业机会。2024年,沙坝村党支部书记余海兵向陈富明发出邀约:“村上要成立强村富民公司,我们想聘请你为‘CEO’。”陈富明欣然接受,他说:“我一直在关注我们当地的农特产品,品质没的说,只要销路打开了,根本不愁卖。”对于未来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规划,他们一拍即合。
2024年8月,陈富明正式加入沙坝村强村富民公司,恰逢八月瓜头年挂果。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他迅速找到了突破口——用短视频宣传农特产品。他回忆道:“刚开始,我就在想,怎么才能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沙坝村的八月瓜这些好东西呢?大家都在刷短视频,为什么不试试用手机拍下来,发到网上去呢?”
于是,陈富明开始用手机记录八月瓜挂果到成熟的全过程。网友们纷纷留言:“原来八月瓜是这样长出来的!”“好怀念家乡的味道!”“好想去沙坝村亲自采摘!”
“当时有专程从汉中赶过来的,也有在海南、深圳等地的游子私信询问购买方式的,我们还通过邮寄的方式卖了9单,反响很不错。”陈富明说。
“他的短视频宣传效果非常好,让我们的农特产品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去年八月瓜头年结果,以为能卖个2000元就不错了,结果卖了9000多元。”余海兵高兴地说。
尝到“甜头”后,陈富明开始用手机记录家乡的点点滴滴。镜头下,香菇从菌棒培育到采摘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土蜂蜜在阳光下晶莹剔透;土鸡在林间自由奔跑,羽毛在阳光下闪着光泽;花卉在田间地头绽放,五彩斑斓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这些带着露珠与泥土气息的短视频,一经发布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陈富明的“汉中陈富明”和“西江月(乡村卖货人)”账号粉丝量迅速增长,沙坝村的农特产品也因此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村民种植养殖的农特产品都是我日常拍摄的素材和创作来源,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向更多人推广我们沙坝乃至留坝的农特产品。”陈富明说,像杨桃、土蜂蜜、香菇、木耳只要质量过关都可以在公司进行代销。2024年至今,陈富明经营的秦岭深山农特产展销中心营业额达到了8万余元,带动村民累计增收4万余元。
“以前我们种的东西,不知道怎么卖,只能等着别人来收,价格还低。现在有了陈富明,我们的东西不仅不愁卖,价格还比以前高了不少,去年种的杨桃卖了3000多元呢。”村民黄卫林高兴地说。
暮色降临,远处山峦轮廓渐隐,八月瓜搭架也初见雏形。陈富明在手机记事本里罗列着新一年的计划:“公司要增加人手,可以看看村里大学生有没有意愿”“今年要增加短视频发布的频次和质量”“直播也要正式提上日程”……
“大家选我做CEO是对我的信任,我肯定会把事情做好,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宣传好,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陈富明说。他相信,随着强村富民公司的不断发展,沙坝村的经济会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