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从戎报国 今投身公益
——记我市“三秦最美家庭”青华家的大爱传承
2025年03月14日 家庭
文章字数:1576
文章浏览数:
记者 何娜
青华一家的幸福合影。 受访者供图
在秦巴汉水间,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以奉献为笔,饱蘸着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热爱,绘就出了最美的家庭底色。这,就是荣获2024年度“三秦最美家庭”称号的青华一家。青华家庭传承着优良家风,将家国情怀悄然融入生活与工作的每一处细微角落,不断为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建设“最美家庭”注入力量。
赤子之心:爱国情怀代代相传
青华成长于汉台区一个书香之家,父母皆是大学老师,从小便对他严格要求,教育他摒弃贪图个人享受的思想,秉持正直做人、清白做事的原则,时刻铭记要为国家和人民多作贡献。
青华的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那些惊心动魄的战场故事,从爷爷口中娓娓道来,在青华心中种下了“军人梦”的种子。2005年,18岁的青华毅然投身军旅,并主动申请前往条件艰苦、地处偏远的新疆。
在新疆驻守的两年里,青华担任新闻报道员。训练时,他刻苦努力;工作中,他活跃于训练场与演习场,用文字和镜头记录战友们拼搏的瞬间。通过不懈努力,他在中、省党报党刊及各类刊物发表新闻稿件及文学作品50余篇。
2006年8月,青华积极参与部队双拥共建工作,前往乌鲁木齐市“SOS国际儿童村”开展结对帮扶。此后,他每月拿出151元部队津贴及稿费,长期资助1名维吾尔族孤儿和1名哈萨克族孤儿。他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持续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发挥写作特长,定期为儿童村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开设汉字读写课程,以文化滋养引导孩子们增强国家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因在部队表现优秀,青华两次荣获个人三等功,还被授予“优秀士兵”等称号。
大爱无疆:投身公益践行初心
2007年退伍后,青华在社会公益领域续写新章,先后担任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市退伍军人曙光救援队副队长、市曙光应急救援协会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守初心,累计公益服务时长超2500小时。
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青华始终冲锋在前。“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时,他不顾余震危险深入废墟,成功营救多名受困群众;疫情突发时,他连夜组织220余名志愿者成立应急分队,自费购置专业消杀设备,带领团队完成6万平方米公共区域的义务消杀工作;汛期来临,他带领“突击队”在防洪堤上巡防查险。十余年来,他参与无数次救援行动,被大家誉为最美“逆行者”。
青华还致力于普及专业救援知识,他多次走进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和单位,开展减灾防灾、防溺水、应急急救等公益课程。此外,他积极组建公益志愿服务队伍,带领志愿者们参与“抗击疫情”“汉江护绿”“保护母亲河”“缅怀革命英雄,为烈士陵园扫墓”等公益活动。
持续的奉献让青华收获诸多荣誉,如汉台区“优秀志愿者”、汉中市“最美志愿者”、陕西省“最美志愿者”、陕西省曙光应急救援协会“优秀共产党员”等。
文明家风:一家四口同聚志愿力量
青华与妻子刘茜携手走过13个春秋。在他们看来,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石,也是家庭幸福的源头。
生活里,他们彼此关怀、毫无保留地信任;工作中,二人相互理解、支持,共同进步。遇到困惑时,双方总能及时给予引导与帮助,家庭成员间相互体谅、彼此包容,逐渐营造出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在子女教育上,青华夫妇深知:最好的家教,莫过于用行动书写榜样。身为医务工作者的刘茜,尽管工作繁重,却仍抽出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孩子们。
“我们经常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中外名著与科普读物。”青华相信,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能汲取做人的道理,培养仁爱之心,明白孝心与品德的重要性。闲暇时,夫妻俩经常带着孩子们参加各类公益活动,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在他们的影响下,两个孩子和父母一样和善热心、乐于助人,一家四口均成为国家注册志愿者。
幸福、和谐的家庭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付出。在青华和家人看来,每个家庭成员奉献一点爱,家会更温暖;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社会将更加美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