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街道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工作

2025年03月14日 专版 文章字数:750 文章浏览数:
  近日,紫柏街道小留坝村一场特别的“众议留声”会议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姐姐的彩礼变成了弟弟的学区房”等一系列社会热点的讨论,掀开了紫柏街道开展移风易俗婚礼新办的鲜活截面。
  婚礼新办难在“三把枷锁”。结婚是男女双方家庭的大事,一场婚礼背后,往往背负着几代人积累的人情债。问卷显示,村民年均人情支出约占家庭收入的13%。“送得少了都是街坊邻居,送不出手”“多少年都是住在一起的邻居,礼金多少代表心意大小”群众话语的背后,是对移风易俗工作难以强有力推动的无奈;“面子枷锁”。“婚礼要气派、婚车要豪华,宴席不能丢面”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接受调查的群众中,有70%以上的村民称曾为了面子超支办理宴席,更有85%的村民称本意并非如此。本该传递温情的人情往来,变成了压在肩头的沉重负担。“利益枷锁”。“彩礼”和“嫁妆”从本质上而言,是双方父母给予新组建的小家庭的经济扶持,但部分女性的彩礼最终却流向了兄弟婚房或父母养老,“高额彩礼”下,原本美好的寓意异化为了压力。
  婚俗改革巧用“三剂良方”。为了改变“单方面压彩礼”的旧思路,紫柏街道办通过“众议留声”会议集体决议,将“婚事新办”纳入道德积分线索,由各村村民推选5名“红白理事会”成员核查宴席规模、彩礼金额,并将婚俗遵守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评选体系;创新改编了《婚事新办新三句半》:“绿水青山办婚宴”“护妻敬老顶梁柱”“情比金坚共久长”,通过朗朗上口的三句半,将文明新风于潜移默化中浸润在农村大地上。目前,该办对移风易俗工作共开展6次“众议留声”会议,收集群众意见600余条。
  下一步,该街道还将利用新媒体推出移风易俗系列短篇,素材正来自于前期“众议留声”会议中记录的真实故事,并进一步强化“一约五会”在乡村治理中的统筹和管理作用,帮助群众卸下枷锁,让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

(王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