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广芩印象

2025年03月14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592 文章浏览数:

路汉旭


  著名作家叶广芩被汉中人民所熟知和喜爱,缘于她的《青木川》小说发表后带火了宁强青木川古镇。2012年初冬的一天,听说叶广芩专程赴南郑米仓古道采风,为她写作长篇散文纪实《秦商》搜集素材。那天一早我与她电话对接后,她兴奋地说,听说南郑的幸福面皮很好吃,我想今早去品尝一下!我陪她吃罢那家面皮后,她由衷地赞叹真的是名不虚传呀!此后的3天时间里,我陪叶广芩考察民情,踏访古迹,探寻故事,品尝小吃……在感受了南郑别样的风情和魅力后,她几次动情地说,她会常来南郑体验生活,并介绍更多的朋友来南郑,相信南郑的人气会越来越旺!
  “这些沾满泥土、见证新旧石器时代变迁的文物才是真正的宝贝……”在龙岗寺文物收藏室,叶广芩对这个距今120多万年古人类遗址出土的文物表现出特别的兴奋,一边专注地听着介绍,一边用手中的相机将一件件珍贵文物从不同角度拍摄下来,以便今后细细欣赏这些难得的珍宝。得知《龙岗寺遗址保护规划》已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即将建设成为龙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喜讯时,她当即建议县上要把“镇岗之宝”玉鹰,作为南郑独特的旅游文化标识,尽快开发出这一象征人类文明的南郑独有的文化旅游标志产品。
  位于汉江、冷水河交汇处附近的圣水寺,有株千余年前由汉丞相萧何亲手栽植,如今已成为汉中市树的汉桂,深深地吸引了喜爱文物的叶广芩,她不停地询问身边的文管所人员,深情地凝视着长出新枝的古树,仿佛正穿越历史时空与古人对话。欣赏完颇具神奇色彩的乌、黑、白、黄、青五龙泉后,她对“五龙捧圣”的圣水寺刨根问底挖掘故事,驻足拍照,兴致很高。当听说常饮青龙泉的水生双胞胎的几率很高这一趣闻时,她欣喜地连声说道:“好神奇!真有趣!”
  黄官镇是米仓古道上的一个古集镇,近年来已被纳入南郑天汉水城旅游区古镇规划之中。当地的藤编、盐菜、黄酒等特产历史悠久,物美价廉,美名远扬,成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现象。在黄官镇采风考察时,叶广芩饶有兴致地参观了良顺藤编厂的生产现场和展品室,一连试坐了几个形态各异的椅凳,观赏了几个精巧别致、栩栩如生的藤编动物造型。在红寺湖边吃农家饭时,她对黄官盐菜、黄酒的特色风味赞不绝口。她激动地说:“你们这儿的黄官镇好好地打造一下,就很了不起,像藤编、盐菜、黄酒、巧娘的手工艺品等这么好的东西,作为文化旅游小镇比我之前去过的任何一个小镇都有特色,还有旁边的红寺湖、南湖优美的景色都应该好好地保护和开发……”
  行走在米仓古道上,她细细观看两河镇红庙村农民娴熟地用棕树嫩叶编织扇子,她俯下身子与年近七旬的吴昌文老人亲切地交谈,她拿着扇子爱不释手,倾听老人讲述:他们编织的棕叶扇未经过任何药剂处理,外地商贩格外喜欢,每次都是提前交定钱,产品远销湖北等地。徜徉在红庙镇喜神坝古街上,她对土木楼阁式的巴山民居分外青睐,用心地察看房里房外,端详着粗壮的木质梁栋,亲热地与房主拉家常,俨然走亲戚。
  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自然、敬畏生活的叶广芩,在与南郑数十位文艺工作者座谈时,她盛赞南郑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大美的生态,淳朴的民风。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执着的文学追求,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妙趣横生。她以自己真挚的情感和睿智的思想,道出了她作为一个作家的感悟:作家是一个人的战争,凑热闹是文化人的羞耻,文化人应远离浮华和喧嚣,应该追寻文学背后的内涵;写作要发挥文字的魅力;如何当好作家,一是艺术感受力,二是艺术表现力;文学创作是不停笔的磨炼,是阅历的磨炼;作家写出的优秀作品,对读者是一种心灵的按摩和安慰……
  在南郑采风期间,叶广芩连连兴奋地说道:“我以往路过南郑好几次,但几乎没有停留过,这几天畅游南郑,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确实令我感动和难忘!”
  之后不久,叶广芩爽快地应邀在南湖、黎坪分别建立了文学创作工作室,还义务担任了《南郑》文学综合刊物的文学顾问。
  一晃10多年过去了,她的心胸格局、精神风范,依然深深刻印在我的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