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随笔
2025年03月21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492
文章浏览数:
汉中中学高三(3)班 丁嘉睿 指导教师 谭英
曾经,于我而言,春天不过是个喧闹纷扰、令人心浮气躁的季节。每至傍晚,街道便热闹起来,人们如同熬过寒冬、结束冬眠的动物,纷纷从家中走出。繁杂的声音连菜市场的早集都要“礼让三分”。瞧那路灯下,成群的飞虫好似在开大会,嗡嗡作响,无处不在的喧闹,着实扰人。还有那句“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谚语,它时刻提醒着人们,岁月像手中沙,催促着大家年复一年地总在时光里奔跑。当然,我也不例外。
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总让我有时感觉到莫名的焦虑,像是五星级的大厨面对不断地催促,反复尝着锅里的食材,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却又不知究竟为何。究竟是什么让我焦虑呢?我在想,姚鼐登上泰山顶,写出了“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的壮美篇章;夫子站在江畔,吟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时光匆匆。那我呢?是少了一个地方作为安抚焦虑的中转站吗?此刻文科生心底里的一丝丝傲气悄然升起。
我擦拭掉地上的泥灰坐下,手托着腮,像是一座“沉思者”雕塑。正琢磨从哪开启第一步的时候,仲春的校园里传来广播声,熟悉的曲调顺着老旧的线路,不知绕过多少角落,最后从那经受了多年风雨洗礼的喇叭中缓缓淌出,一首歌在此刻染上了青春的味道。
霎时,我豁然开朗,或许是春风的鼓舞,一个大胆的想法涌上心头:如果可以,我不想待在昏暗的教室,我想去看一看花是怎么开、水是怎么流、云往哪里飘;我还想去看看学子怎么争分夺秒、孩童如何追逐欢笑、恋人们于椅上看夕阳西下,互谈年少过往里的一次莫名心跳。
原来,这才是春天,一个我从未认真驻足欣赏的季节。我开始后悔了,后悔曾经错过了春天里太多美好,正如杜丽娘所唱:“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沉醉在春日晚风的微醺中,我抬头便看见了几只不知名的鸟儿,突然间,我很想知道它们为何总在飞翔?还有麻雀,为何不停鸣叫?还有那地上的蛐蛐,为何聒噪得如此之早?
可这一切,都只是我在想……
一阵风吹来,吸入鼻腔里的空气带着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拂在脸上就像一层看不见的纱。我不愿再空想,不如夺门而出,让这汪洋恣意的思绪带着我离开,飞翔!越远越好!
好风凭借力,此刻,我终于看清,花因春雨的滋润、春风的轻抚而开;水因地形险峻、性格奔放而流淌;云因行人脚步匆匆、四处漂泊而飘荡。我知道了鸟儿飞翔,是为了邀请四方亲友共赏春色;麻雀欢叫,是为了歌颂许久未见的柔情春光;蛐蛐应是难挨蛰伏已久的寂寞,才忍不住叫嚷,而这一切的美好,全都被我知晓明了。
独自置身于这烂漫春色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涌上心头。当这春色随着时光流转至下一个四季,浮云朝露,珠流璧转,我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坚守信仰;又叹息自己才疏学浅,既无法描绘这如水般的春天,铭记这份令人心动的美好,也无法挽留匆忙的行人,劝他们放慢脚步,环顾四周,聆听春风的吟唱。
“心似白云常自在,意如流水任东西。”那些青春岁月里的悲伤遗憾、焦虑迷茫,亦或是学业和生活带来的压力,在这草木蔓发、白日斜长的春天里,又算得了什么?不如去挽回虚度的光阴,去重拾失落的梦想,去接纳不够自信的自己。于是,我站起身来,拍一拍裤脚的春尘,在残阳之下,与影奔驰,跑向落满余晖的远方。只道一句,碧树撷韵溢清香,我自独赏好春光!
编辑点评:文章情感细腻且富有层次。开篇将春天描绘成喧闹、扰人并带来焦虑的季节,与大众对春天的美好印象形成反差。随后,借校园广播声实现情绪转折,引发对春景的遐想,展现出春天生机盎然的一面,完成了从“困在春天里”到“与春天共舞”的蜕变。作者善用诗词典故,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结尾处由春景释怀焦虑,升华了主旨,表达出在学业和生活压力下积极的人生态度,行文流畅自然,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