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手段跑出医保便民服务“加速度”
2025年03月22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3182
文章浏览数:

主持人:在互联网普及应用和全民医保的背景下,医保服务群体、服务渠道、服务场景呈现出多元化形态,便捷高效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对于就医服务的新期盼。汉中市医疗保障局自2021年全面上线全国医保信息平台以来,深入推进智慧医保不断迭代升级,用信息化赋能医保便民服务,目前已实现全市324万参保人数据统一管理,线上业务办理量突破66万件,有效地提升了群众的就医体验感。那么医保信息化建设给群众就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如何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与医保基金监管的效率和质量?今后在深化医保信息化建设方面如何持续发力?本期节目围绕这方面的话题展开讨论。
做客本期节目的五位嘉宾是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曾新文,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杰,汉中市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主任郑重,汉中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崔峰,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吴伟。
主持人:2021年9月医保信息化平台就已经建成使用了,那么它在民生保障领域方面发挥了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曾新文:我市的医保信息平台自2021年上线以来,功能日臻完善,在基金运行管理、大数据分析运用、打击欺诈骗保等多方面,为全市医保工作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的支撑。目前已经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医保信息互联互通,并且与多部门、定点医药机构能够实现数据共享。“全国一张网,服务全体参保人,管住医生一支笔,了解患者每片药”的建设目标已基本实现。同时,在为民服务方面,依托信息化建设成果,“家门口办”“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民服务新模式,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提升。
主持人:医保信息化建设还给群众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杰:近年来,汉中市医疗保障局不断推进医保服务模式智能化、便民化、适老化。比如通过医保码全流程应用,医保刷脸支付、移动支付、医保电子处方流转,药品价格便捷查询,让群众动动手指就能完成就医、购药和医保支付,持续改善群众就医购药体验,通过医保经办“高效办成一件事”、职工医保转移接续、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一站式医保经办服务,不断顺应新时期参保群众动态化诉求,有效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
主持人:如果工作发生了变动,职工医保应该如何去接续?
汉中市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主任郑重:职工工作地点跨市变动以后,可以实现转移接续,医保转移接续可分为省内转移接续和跨省转移接续。职工在外市正常参保以后,由新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发出转入的申请,原参保地的医保经办机构可以通过医保电子平台转出办理,个人账户余额也可以同时转出。为了方便广大参保职工我们将办理时限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至不超过15个工作日,参保人员和参保单位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进入网厅查询办理。
主持人:信息化建设对于价格治理有什么支撑作用?
汉中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崔峰:我们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建成上线了“药品价格展示”APP,通过披露价格信息,引导参保群众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零售药店购药,同时也倒逼零售药店主动降低不合理药价。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以及卫健部门针对药品价格违法、违规、违约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核查工作,建立了药价监测长效机制,药价虚高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据统计,全市零售药店的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了12.47%。
主持人:如何开通刷脸支付方式呢?
陕西美致惠健康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孙莉:参保群众到零售药店购药,在刷脸支付之前必须要激活电子医保凭证,可以通过定点零售药店或者定点医药机构的刷脸设备终端输入身份证号码,一键激活之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这样显著提高了医保的结算效率,尤其是解决了大部分老年人忘记带医保卡、忘记密码、不会使用电子医保凭证结算的困扰。
主持人:刷脸支付开通以后是否安全?
汉中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崔峰:医保“刷脸”支付统一采用“人脸识别+实名+实人”的认证方式,其使用设备终端和网络环境均已通过国家医保局的认证,能够精准有效地识别参保人员的身份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个人信息是由使用者授权以后传至国家医保局,因此它的个人信息安全是有保障的。
主持人:医保信息化建设给群众的就医带来了怎样的便利?
汉中市中心医院院长吴伟:医保移动支付简单说是用手机直接结算医保费用,患者无需到缴费窗口排队,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搜索医院的小程序进行挂号就医。诊疗结束后,直接在手机上完成医保基金和个人支付资金的线上支付,简化流程,提升支付效率,切实解决了群众在看病就医中存在的缴费排队时间长、多次跑路问题,真正实现了把缴费窗口搬进手机里,显著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便捷性。
主持人:为了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我们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张杰:我市在打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注重技术能力和管理层面,积极推行DIP支付方式下的总额预算管理,推行按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向基层延伸,协同推进按床日、按人头定额付费等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二是建立监管体系,在市本级及11个县区成立了基金监管专职机构,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市级举报电话是2999111;三是依托医保信息平台,探索开展事前提醒、事中审核、事后监管;四是加强政府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上下联动,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治理;五是结合本地违法、违规、违约高发行为,对数据指标异常的定点医药机构,打击其欺诈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
主持人:如果发现在定点的医药机构有违规或者违法的行为,有哪些渠道可以进行举报或者投诉?
汉中市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稽核科负责人张进:群众在发现定点医药机构存在违法违约违规行为的,可以实名或匿名的方式,通过电话、写信和邮件等渠道向市医保局或县区医保局进行举报。医保部门对举报线索核实后,对符合条件的举报人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最高20万元,最低500元。
群众代表魏薇:请问家庭共济和亲情账户是不是一回事儿?怎么给家人使用呢?
汉中市医疗保险业务经办中心职工医疗生育保险科科长王敏:家庭共济通俗地说就是职工医保作为绑定人,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与父母子女进行共济使用,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用耗材、医疗器械、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时都可以使用个人账户进行支付,要实现家庭共济使用绑定人,也就是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和子女家属,都是在我们陕西省内正常参加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绑定人要在手机上通过国家医保APP或者陕西医保进行家庭共济的绑定操作以后,才可以正常使用。
亲情账户是参保人通过个人手机在国家医保APP来申请,为父母、子女申请亲情账户,参保人员作为陪同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时展示父母子女医保电子凭证,可以享受一站式的直接结算,亲情账户使用的是父母子女个人的医保额度。
主持人:下一步,我市医保信息化建设在持续优化医保制度和保障医保基金安全方面,我们有什么打算?
汉中市医疗保障局局长曾新文:我市医保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依旧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加大对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一方面持续推进医保便民服务化,进一步优化医保网上办事大厅,手机APP等线上服务渠道,提高业务办理的便捷性和时效性;二是不断完善医保刷脸支付、移动支付等便民服务举措,让便捷的医保服务惠及更多的参保群众;第三就是我们要不断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系统的监测能力和预警功能,推出更多切合群众实际需求的智慧医保,真正实现医疗保障服务优质、高效、便捷。
主持人:从医保登记便捷办理到异地就医的及时结算,从过去排队报销到现在“掌上办”“码上办”,再到医保监管的智能升级,从打破信息孤岛到构建智能中枢,实现医保信息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多部门联动,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刻变革。我们看到了我市医保信息化建设的“加速度”,同时也感受到技术赋能背后的民生温度,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实惠,相信随着汉中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医保服务将更加精准,更加高效。
(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