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人大:代表接待常态化 服务群众“零距离”

2025年03月25日 政治 文章字数:1573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陶林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2024年10月以来,佛坪县人大常委会依托全县7个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30个村(居)联络站、2个专业联络站常态化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切实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以“小平台”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文章”。
  

高度重视 确保活动组织到位


  佛坪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市人大代表联络站规范化运行的指导意见》,召开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现场会,结合佛坪实际,研究制定《关于优化规范代表联络站工作的意见》《优化规范人大代表联络站运行十项措施》,采取进一步优化站点布局、精简规范记录资料、创新打造产业代表专业联络站、有序安排部门负责人进站活动等10项措施,县人大常委会领导深入所联系的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代表联络站督促指导,有效保障“代表接待日”活动常态有序开展。
  

守正创新 确保活动规范开展


  拓宽代表接待群众路径。“线下+线上”亮身份,联系群众“全天候”。在便民服务中心醒目位置设置“人大代表亮身份”公示牌,在人大代表居住地、工作场所、便民服务场所悬挂“人大代表”标识牌,方便群众找到代表、联系代表反映诉求。同时,人大代表在“村务公开”微信群亮明身份,人民群众通过“代表听我说”小程序向代表反映诉求,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代表时刻就在身边。
  “接待+走访”听民意,意见收集“广覆盖”。每月15日认真组织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代表与选民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制定人大代表走访选民制度,定期入户走访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困难问题,实现人大代表与群众良性互动。
  建立“下沉双指导”制度。各镇(街道)代表中心联络站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邀请县人大常委会包联领导、相关工委负责人参加活动、下沉指导。村(社区)代表联络站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时,镇人大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人大业务干部下沉村(社区)联络站指导活动开展。
  

突出特色 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为提升活动实效,县人大常委会提出各镇人大(人大街道工委)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灵活谋划“代表接待日”活动主题,突出为民办实事的活动要求。西岔河镇围绕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服务保障,有效化解群众诉求,助力“三个年”活动走深走实;石墩河镇、岳坝镇推行“一月一主题”“接待日+”模式,拓展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大河坝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开展接待和走访,拓展了活动的方式方法;袁家庄街道开展“人大代表进网格”活动,将代表工作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山茱萸产业人大代表专业联络站围绕山茱萸种植、加工、销售中的问题进行座谈、收集种植大户、龙头企业意见,不断促进文化旅游与山茱萸产业融合发展;蒲河流域特色种养业人大代表联络站邀请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聚焦特色种养业开展座谈,提出林麝产业发展、冷水鱼产业布局、林下中药材开发等方面建议。
  活动现场,代表们耐心倾听,仔细记录,并与选民群众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场能解答的问题,代表们依次回应、耐心解答;对需要转交其他部门处理的问题,认真分析、细心整理后交办并跟踪督促落实,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群众,形成“接待有登记、登记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的工作闭环。去年10月以来,全县各级代表联络站开展接待活动224次,共有286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开展活动,参与群众85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0件,现场解答回复群众反映的问题312件,推动解决问题105件。
  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沟通进一步加深,代表们的履职工作也得到了选民的肯定和鼓励。“在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活动前,联络站进行了公示,我们知道情况之后,及时向周边的邻居了解情况,收集意见或者建议。接待日活动非常有意义的,加强了人大代表和群众之间的联系,希望这种活动能长期坚持,我们也会大力支持。”大河坝镇沙坪村村民李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