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里的乡愁

2025年03月25日 副刊 文章字数:1668 文章浏览数:

冯双


  一场春雨,紧接着几场春风,油菜花开了!去看油菜花吧!这是每年春天必须赴的约。
  雨过天晴,我们一行人便奔着乡下而去。空气里混杂着水汽与草木萌动的气息,一路上全是刚刚苏醒的绿色,深浅不一。绿色间,一片一片的油菜花不时地穿插其中。有时是一大片田野,有时不过是一小块荒地,但无论面积大小,丝毫不影响它泼墨挥毫的气概。所到之处无一例外,全是耀眼的明黄,明媚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乡下的油菜花可真多啊,沿河两岸的田野里竟全是它们的身影!放眼望去,一望无垠的油菜花织就的云锦毫无悬念地铺展开来,整片大地被一种浪漫气息给弥漫。那些云锦中不止有明黄,也有粉红、橙黄、淡黄等颜色,依次排开,井然有序,竟有些目不暇接。五彩斑斓的花儿们不是一朵朵、一簇簇,而是一片片、一田田、一堆堆,有如熊熊烈火,又如滚滚海浪,给人一种势不可当的豪放感。
  沿着油菜花田旁边的小路漫步,一阵一阵醇厚的菜花香扑鼻而来。驻足细看,每一株油菜都枝干粗壮,叶片肥硕,花穗上密密匝匝地挤满盛放的花朵,成千上万的蜜蜂穿梭其间,嗡鸣声不绝于耳。明媚的阳光照着,每一朵花都镀上了金,折射出的光线都显得明晃晃。一时间,竟叫人有些迷惑,分不清眼前景象到底是在画中还是人间。
  油菜花海中全是前来赏花的游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个个笑靥如花。他们在油菜花中穿进穿出,与花合影,也记录着花所展现的好模样。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女子还以花为背景,在花间的小路上翩翩起舞,赚足了一大群游人的目光。
  我也走进那一片开得沸腾起来的油菜花海里,用手机记录着菜花们俏丽的容颜,也让它们用芬芳的气息将我包围。在茫茫的菜花中,我想起那首捷克作曲家的《念故乡》来,思绪在那句“在故乡,菜花黄”的歌词上久久徘徊。我深信,作词者日思夜想的故乡,一定是我眼前所见的模样——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山水间的农家小楼披着一身的油菜花黄。
  细看身边的游人,他们虽然都在油菜花里来回走动,却都小心翼翼,唯恐弄断一枝一叶。有人在路边摘了一大把娇艳的二月兰拍照,却没有人将油菜花折在手中把玩。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明白,油菜花不止是用来观赏的,它们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日后结籽、榨油。就如乾隆皇帝在咏油菜花的诗中所云:“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它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于游客来说,油菜花带给他们更多的是美丽与震撼,他们见证着它的美好,却难以体会这繁华背后农人所付出的辛劳。而于农人来说,这成波成浪的花海再美也美不过一片颗粒饱满的油菜田吧!远在油菜花还未绽放的时间里,他们日日躬身劳作于这片田野中——翻土、播种、施肥、除草,在一片荒芜里播种出希望,在一派萧条中创造出浪漫。久旱无雨他们焦急,冻雨不断他们也焦急。好不容易等到一株株小小的油菜苗顶过干旱,抗过严寒,迎着春雨春风茁壮生长,直至在春光里开出花来,他们还是不能放下心中的担忧。
  有一天,油菜花会在日渐炎热的时令里蜕变为花荚,花荚里长满花籽,并在有些热度的初夏走向成熟。这时,农人们会顶着炎炎夏日将一棵棵果实累累的油菜割倒,扎成堆,摆在农田里暴晒,晒得菜籽荚完全收干水分,用手轻轻一捏就能蹦出圆润黑亮的菜籽来。正午的阳光灼热而强烈,农人们便迎着这样的阳光,在农田里铺开油布,铺上油菜,挥动连枷将菜籽从荚里分离出来。就算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衫,刺痛了他们的双眼,他们也不会有丝毫懈怠。直至某个慵懒的夏日午后,村庄被一股股新榨菜籽油的清香弥漫。这时,农人们的脸上才终于会浮现出一抹抹如油菜花般灿烂的笑容。
  只是,眼前的油菜花仍是赋满诗意的,游人们很少会想到它花谢后的模样,他们只愿沉浸在花所创造的美好里。花田边有小孩追逐玩耍,不知是谁最先发现那只花蝴蝶的,他们追着蝴蝶跑着笑着,试图将其捉住。不料,那蝴蝶像是知道孩子们的心思,它飞着飞着,就钻进了油菜花田里。这下,孩子们急了,也纷纷跟了上去。他们在菜花里小心寻觅着,嘴里嘟哝着:“在哪儿呢,怎么找不见了?”
  刹那间,想起宋朝杨万里的那首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相隔千年,春天的气息没变,油菜花里的乡愁也一点没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