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深处的“哨兵”
2025年03月26日 要闻
文章字数:765
文章浏览数:
记者 杨峰 通讯员 杨飞飞
“你们住的地方离路近,发现路边山体垮塌、落石或者上山时发现山体有裂缝,尽快给我们说一声,我们会第一时间赶来处理。”这是近日,市公路局西乡公路段段长高峰在回访该段干线公路安全“哨兵”时的一幕。
这些所谓的“哨兵”,其实是西乡段针对国省干线公路安全隐患聘请的安全网格员。而这背后是西乡公路段创新工作方式,深化路地“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的生动实践。
西乡地处秦岭巴山拱围之中,境内210、316两条120余公里国省干线公路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该段创新工作方式,深入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安全生产内、外“两张网”,内部按照“定格、定责、定人”的要求,采取“段领导班子+巡查人员+一线道工”模式,形成分级监管、责任明晰、定位准确、高效运转的网格化监管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外部与辖养路段沿线镇、村建立路地共建综合保护机制,共同教育引导沿线居民增强爱路护路意识,利用沿线村民的就近优势,聘请村民作为公路安全义务“哨兵”,在桥、隧、涵、高危边坡、邻水邻崖和事故易发路段建立“公路前哨”,及时发现并报告安全隐患,达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的目的。
说起这些“哨兵”的作用,就不得不说起去年11月21日发生的一起事故。当日,该段辖养的210国道葛家河段发生公路上边坡滑塌,滑坡点正值弯道,极易导致交通事故,对行车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幸亏得到了安全“哨兵”的及时报告,该段才能迅速出击封闭道路,展开抢险救灾。
看到了路地合作的积极作用,该段依托路地共建,在联系属地政府的同时,又加强同交通运输、气象、公安交警、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的联勤联动,夯实安全管理责任,形成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管控合力。高峰说,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路地共建机制,在织密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网的同时,以党建为引领继续深化各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