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县周家山镇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把“包袱”变成“财富” 闲置资源再“生金”

2025年03月26日 要闻 文章字数:888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潘钰 沙姝


  伴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部分农村出现闲置土地、宅基地及荒废的公共设施,盘活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对改善村居环境、促进产业发展乃至加快乡村振兴等至关重要。勉县周家山镇抢抓新形势下发展机遇,积极谋划,充分利用好这些“沉睡”的资产,以闲置存量换发展增量,推动乡村加速更新、产业加快发展。
  在该镇春风村4组,有一处占地4.8亩的地块已闲置一年多。为了唤醒这块“沉睡”资产,在镇上的支持下,村两委通过大量的市场考察,以“招强引优、优化用途”为盘活路径,选择引进经验丰富的勉县悦丰河农业有限公司,建立起春风村菌种繁育基地。
  “我们公司成立于2023年3月,在勉县建有生产基地3个,拥有员工60余人,产品主要销往宝鸡、四川、甘肃等地,年销量200万袋,年产值125万元。今年我们计划进一步拓展云贵等西南市场,需要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在实地考察时觉得这里地理位置和建筑面积都很适合,镇政府和村两委对我们也特别支持,就协商签订了项目合约,改建了厂房,购入了设备,目前已全面开工。”公司负责人张永杰介绍道。
  现场可以看到,菌种繁育基地内一派繁忙,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对菌种分拣、装瓶、高温消毒,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该基地不仅成为当地特色产业“新引擎”,更通过带动村民就业、拓宽外销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目前有20余位村民在这里实现了稳定就业,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
  “以前打工要跑外地,现在走几分钟就到厂里,收入稳定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日子更有奔头了!”村民舒美英一边熟练地接种一边笑着说。
  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录笑容满面地表示:“菌种厂虽然才起步,但也是订单不停、效益不错,这增加了我们村两委带领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信心,为我们做优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把“包袱”变成“财富”,让闲置资源再“生金”。近年来,周家山镇通过完善设施、招强引优、优化用途、灵活重组、“瘦身”增效、强化服务等盘活路径,精准化解闲置低效项目的难点、痛点,累计盘活5个村5处闲置资产,发展了松林门业、中药材基地、特色菌类等5个产业,带动100余名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就近务工等方式增收致富,户均增收1.3万元,既发展壮大了产业,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澎湃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