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庙镇:执“千万工程”之笔 绘和美乡村新景
2025年03月26日 专版
文章字数:1234
文章浏览数:

玉皇庙镇立足各村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紧紧握住“千万工程”这支如椽巨笔,饱蘸生态、产业、文化、人才、组织之墨,精心勾勒着一幅幅和美乡村的崭新图景,奏响一曲曲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踏上一条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玉皇庙镇以“千万工程”为统领,科学规划发展路径。召开村干部谈想法、包村干部谈创意、包片领导谈实施的镇村干部座谈会,组织乡村美学培训会,明确“红色文化+生态美学+产业联动”的打造线路。高江路沿线村庄借力“最美乡村公路”优势,推出“民宿+露营+银杏观光园采摘+网红节点打卡”等吃住行游购娱特色体验,串点连线成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各村差异化的主题,既彰显个性特色,又通过地理位置形成和美乡村建设的片区效应。两河口村以红色资源为基础,以度假旅游为主导,以乡村旅游为支撑,打造集度假、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景观节点。玉皇庙村利用四季农田瓜果蔬菜园,打造可供游客体验农事采摘乐趣的小菜园。石窑坝村依托千年古银杏广场,策划秦岭市集等文旅活动,打造“银杏金色名片”。沿线村庄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打造具有美学形象又兼顾生活所需的小菜园。
在各村和美乡村建设的节点打造现场,玉皇庙镇党委、政府带头推行“脚步丈量工作法”,组织镇村干部根据村级初步制定的打造计划,再次实地确定选址、创意思路和特色设计的融合度。在高江路沿线6个村景观节点打造和小菜园种植现场,针对村民从节点实用性或小菜园种植意愿等方面的需求,包村领导及时提出解决措施,镇级主要领导同步现场敲定改进办法。晏家坟村小菜园中,针对造型单一和土地平整造型方面问题,经过现场指导,一块块具有美学规划和实用性的菜园地逐步成形。当前,全镇11个村瞄准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结合各村文化底蕴,正在寻找属于本村特色的文化IP符号。黄泥堡村的寿桃山、天斧劈凿的石门等文化内涵,既展现出大自然的原生态景观,又能赋予景观节点的文化韵味。经现场指导,通过“问题清单销号制”管理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进度,今年以来现场解决问题20余个,为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扫清障碍。
在明晰的规划路径与高效的执行机制推动下,各村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热火朝天。44处脏乱差问题在“清、拆、管”的推进中得到彻底解决。高江路起点处的银杏广场整洁美观、农户房前院落物品摆放有序、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道路两旁景观节点已然成型。沿线的小菜园平整现场,村民正热火朝天地翻土、砌造型、铺设采摘小道等,为普通的小菜园增添了别样的特色。可供游客休憩的小广场,一排排柿子树、樱桃树、桂花树也已“安营扎寨”,不久的将来,远道而来的游客和本地的左邻右舍将会行走在优美惬意的最美乡村公路、坐在飘满花香味的广场上,喜笑颜开地品尝着香甜的樱桃和软糯的柿子……一幅产业兴、环境美、百姓富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从“思路破题”到“发展解题”再到“落实答题”,玉皇庙镇正在以系统思维推动和美乡村建设阔步前行。未来,全镇将继续深挖乡村美学元素,充分利用好生态资源、连片打造,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高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