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谷最险鸡头关
2025年03月28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201
文章浏览数:

李青石
鸡头关,位于褒河河谷南口的七盘岭上,山腰有一巨石,薄而高,酷似雄鸡耸立,得名鸡头山,是过褒斜栈道必经之处。顺治年间汉中知府冯达道主编的《汉中府志·卷一·舆地志》说:“七盘岭,北一十三里。鸡头关下,自北南上,盘迴七转,至顶最为险峻。由此入连云栈。”《褒城县志》记载:“县北十里曰七盘山,上为鸡头关,有大石自麓至顶,层棱兀出,状如鸡冠,故名鸡冠石。”这里曾是西汉著名隐士郑子真隐居之处。其山势险峻,为历代行人所感慨。《鸡头关》这首诗是诗人吴崇文途经褒谷口鸡头关所作。吴崇文,安徽徽州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是明代万历、天启年间人。清代施璜的《还古书院志·卷十一·会纪》对他有简略的记载,说他是歙县优秀学子。徽州是宋明时期儒学极其昌盛之地,徽州歙县府城紫阳书院奉祀郡人理学大师朱熹,自宋理宗为紫阳书院赐匾额以来,即成为朱子之乡徽州(新安)六邑(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祁门、婺源)的骄傲,它既是传承程朱理学的基地,又是徽州的文化象征。吴崇就是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徽州学子。《鸡头关》选自清代严如熤主编的《汉南续修郡志·卷二十九》。全诗如下:
不度鸡头险,谁知鸟道难?
几回绝壁崖,百丈俯危湍。
乱石排云出,孤峰带雪寒。
晚来烟村满,何处是长安?
诗的首联“不度鸡头险,谁知鸟道难”两句开门见山,总写鸡头关之险。这是诗人亲身感受。“鸟道”一词的描写足见这里道路的艰险,李白的《蜀道难》有“西当太白有鸟道”一句形容蜀道之艰险,在这里诗人借用李白的诗句来写鸡头关的险恶。诗的颔联描写了鸡头关山水之险。山是“几回绝壁崖”,水是“百丈俯危湍”。诗人从百丈悬崖上的古栈道向下俯瞰飞流湍急的褒河水,其情形如李白《蜀道难》中描写的那样,“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动人心魄,令人震撼,大有仕途艰险之感。如今褒河水库水面宽阔,回水数里,万顷湖面,碧色如镜,两岸青山,倒映其中。今天再登上褒河水库旁的鸡头关已看不到吴崇文笔下的景象,映入人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诗的颈联“乱石排云出,孤峰带雪寒”两句写出了鸡头关峥嵘的山势与独特的气候。鸡头关巨石突兀,卓尔不群,巍峨耸立,傲视群峰,下瞰碧水,上接青云。由于山势高峻,鸡头关的气候不同于汉中平川,每到冬季,寒风凛冽,雪压鸡头,满山银装,松柏傲然,别有一番景象。这两句诗所描写的既是诗人眼中之景,又是诗人心中之景。诗的尾联“晚来烟村满,何处是长安”两句写出了诗人仕途奔波、羁旅行役,行走在鸡头关附近的古栈道上的感受。夜幕降临之际,诗人站在鸡头关上眺望远处汉中川道,看到一座座村庄袅袅炊烟。诗人由眼前之景想到自己跋涉在崇山峻岭中,风餐露宿且前程未卜,不禁心生悲凉,故有“何处是长安”之叹。
这首诗意境苍凉,气势雄浑,对仗工整,造语精炼,借景抒怀,尽抒诗人胸中块垒,是描摹褒谷鸡头关风光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