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白水江镇人大创新机制构建代表履职体系
2025年04月01日 政治
文章字数:119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任玮 张玲)略阳县白水江镇人大坚持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推动基层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统筹布局代表联络站点室建设,创新推行“四个为民”人大代表履职体系,逐步形成了以镇级平台为核心,辐射片区、村居、网格、行业、产业等多元载体,“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站内+站外”多维联动的“一核多元”立体服务网络,全面展现了人大代表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优势与重要作用。
坚持为民履职,做好群众“联络员”。联络站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共同的“家”。白水江镇结合代表分布、结构、行业等特点,在全镇布局10个联络站点室的基础上,以片区、村居、网格为基本单元,把48名镇人大代表就地就近编入9个“民事直说”小组、53个基层网格,联系2604户群众,让代表履职触角延伸至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反映社情民意。2024年以来,人大代表进站活动12次,服务群众超400人次,化解群众思想疙瘩、邻里纠纷170多起。
坚持为民代言,做好群众“谏言官”。让人民发声、为人民代言是人大的职责所在。白水江镇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门纳谏,广听民意。线上,用“汉中智慧人大”链接代表群众,把“数字人大”理念嵌入代表履职平台建设,通过代表“点单”、人大“派单”、政府“领单”、代表“验单”,确保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线下,让人大代表始终在线,人大代表借助“院坝会”等为民服务等活动,走进村庄、社区、大集,收集问题及意见建议100余条,其中摸实情19条,献良策32条,破难题50条。
坚持为民服务,做好群众“贴心人”。很多时候,群众反映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但事不在小,关键在办。白水江镇人大代表本着能为群众办一件小事就办一件小事、能为群众办一件大事就办一件大事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努力把担当用在助力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上、用在助力乡村振兴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上、用在助力基层治理和解决急难愁盼上。针对群众反映的道路损坏、安置点房顶漏雨等问题,人大代表纷纷提出意见建议,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安排人员进行道路修复解决房顶漏雨等问题。
坚持为民监督,做好群众“监督员”。坚持把群众关切作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持续关注民生、为民监督。开展“联动式”监督,构建“人大+纪检”“人大+财审”“人大+司法”等联动协同机制,让人大监督由“单打独斗”到“联合作战”,实现了“1+1>2”的监督实效;开展“靶向式”监督,针对群众关注的村级财务公开问题,创新推行村级财务“云监督”,采取“公开榜”的方式,每月张榜公布村居“家底”,让村级财务从“墙上”公布到“手上”,保障村级“小微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开展“协同式”监督,统筹代表意见建议、12345热线、信访投诉等事项办理,销号式推动问题解决,力求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
如今,白水江镇人大代表深入融合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社会治理等基层事业上,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提升了人大代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