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直面衰老
2025年04月01日 副刊
文章字数:2214
文章浏览数:

凌子
他躺在检查床上,只穿着底裤,仪器探头检查完心脏,又在双腿间推移,看看四肢血管有没有栓塞。我协助母亲帮他脱掉毛衫,又褪下秋裤,他已不能自如做这么简单的事情。
这是我第一次仔细看他的身体,一个老年男性的躯体。衰弱的身体,明显松弛的皮肤,许多褐色的斑块。失去生机与活力的身体,有一种逐渐腐败的气息。对,就是常说的,老人味。出于职业习惯,我用手按压他的脚踝和足背。他在早上忽然发现脚踝浮肿,要求马上到医院检查,早餐都没吃。即便行走与下楼独自完成有困难,他还是很要强地表示要自己一人到医院。母亲再次打来电话。那天,我有个重症病人需要大查房,让他们自己去找医生,说明一下身份就可以。而且,我已经完全失去耐心,难以理解他如此反反复复的大惊小怪。
春节后,父亲已经是第四次来医院,感觉他太过于注重一些小毛病,神经紧绷,整天生活在忧虑、恐惧之中。与妹妹聊天,我说,春天到啦,爸爸又活过来了。他就像一棵枯朽的老树,得奋力越冬。
每个荒寒冬日,我都担心他挺不过来。妹妹斥责我的坏念头。他在冬天,几乎处于泥塑状态,冷涔涔在书房坐大半天,顽固而强硬地反对开空调,买的加湿器包装都不打开。他是思维僵化而又执拗的老人,对药物依赖,又不相信医生的告诫。两年前他摔跤后颅内出血,有好长一段时间,不敢独自站立行走,像个孩童一样要母亲搀扶,夜间尿床。那是一段兵荒马乱,疲于奔波的日子。大概他比我更煎熬吧。我感觉他很难度过那个冬天,弟弟从深圳频繁回家,想多给他一些陪伴。幸而,他有强大的意志力,过硬的身体素质,两个月后基本恢复到病前状态。
衰老是多么让人忧伤,又无能为力的事。四叔来看望他,说了一个词:寿者多辱。我希望他长寿,更希望他用一颗平常心看淡生死,不要那么在意一些小毛病,要学会与一些疾病共处,没有什么大不了。他的心脏、脑血管都没有大问题;血糖、血脂控制得不错。腰腿痛、脚麻木,都是老年退行性病变,对生命不构成威胁。我让他放宽心,不被这些小毛病困扰,活到九十岁,或者百岁,都是可能的事情。偏偏他整天生活在恐惧中,东想西想,尽想坏结果。而且,他把这种负能量情绪传递给我们,让人心烦意乱,感觉他总是无中生有。
他对药物的滥用与依赖,几乎让我愤怒。他在别的医院哀求医生多开一盒安定药,母亲说感觉低三下四地,那么清高的人,为了一盒药物失去尊严。我在生气之后,满足了他每月增加一盒药的需求。上次回去吃饭,母亲考虑我们不太喜欢太软的米饭,水量少了,米饭有些硬,我嗔怪她应以父亲的口味来嘛,不然又会生气。果然,父亲阴沉着脸,一碗饭剩下大半,离开餐桌,进了书房。返家时,与父亲打招呼,他没有看书,坐在书桌前发愣。眼睛红着,像哭过的样子。
不知为何,对父母,我总是缺乏耐心和好脾气。友人们说我把恩慈、温和与关爱,全部给了我的患者。这不符合伦理和情感呀!我看不懂自己。细细思量之下,更可能的是我无法面对和接受他们的衰老与认知能力的倒退。我希望他们一直是强大的、健壮的,不需要我的照顾。我在与他们的年迈衰弱对抗,想来有些悲伤和颓丧。我为难他们,更为难我自己。
我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翻拍的黑白照片,父亲抱着我,母亲抱着弟弟,弟弟清秀得像个女孩子,我直立的短发更像一个小子。父亲清俊瘦削,眼神炯炯。那时的他真年轻。许多人说我有清澈的眼睛,大概遗传自他。他有时感叹,时间这么快,我们都中年啦!我没感觉时光有多快。走了好长一段辛苦的路,以及后来平顺的时日,都不算短。他看我写的新岁文字,好奇与惊讶询问,你在文中写此生有遗憾,但不后悔,真的吗?我说,是的,没有悔意。他笑,说我比他活得通透,他此生有后悔的事情。
母亲曾嘲弄父亲,说他前生可能是个僧人,命里没有儿女,所以此生把我们三兄妹看得太重。我无法表述那种分量,但是一定重过母亲于我们的情感。自小我们的衣着、发式、鞋跟高矮,一直是父亲在做决定。后来的学业、工作,也是他倾尽全力铺路搭桥。小时候的事情,大都忘记了,让我对性别有意识的印记,是他给我洗澡时,发现我胸部有个包块,他很紧张让母亲看,母亲看后说开始发育了。从此他不再给我洗澡,说以后你要自己洗澡。那时候,他时常烧一大木盆的热水,挨个为我们洗澡。这样的事情一直都是父亲在做。他在养育上有最慈爱的情感,然而在教育上,又是最严厉苛刻的父亲。可我有小心思拿捏他的软肋,我挨了批评,倔强地不吃饭。他从威严的家长位置败下阵来,给我擦泪,饭碗端到我面前,柔声劝我。我从小瘦弱多病,他总担心我会夭折。所以,从来不要求我学习多好,只要我健康地活着。几十年里他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好好吃饭。
晚上记日记,看见他为我的新书写的简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是一帧个人寻常生活的画卷,普通人的生命,并没有大事件来标记,而是依靠一些美妙的细枝末节填充琐碎,在平淡的生活中觅得欢愉,在朴素的流年里寻找诗意。其内容皆平常琐事,瞬息感触。或惊叹山水之壮美,或抒写大自然之天趣,或寄情山居之闲适,或敬畏岁月之教诲……像山野潺湲的小溪,远离尘嚣,清浅无痕。也许能给你带来安详闲适和美的感受。”一种无名的忧伤、酸楚痛击到我。如果有一天,我没有了父亲,谁给我讲人生的哲理,谁引领我、开解我,谁会给我的文章指出不足,谁会拉着我细细的手腕说:努力加餐饭。
看到一个短视频,主题是:如何学会老去。我发给母亲,打开让父亲看看,他不会用微信。他即便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阅读过大量书籍,亦需要去学习怎样用良好的心态直面衰老。或许,我们都需要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