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人大多措并举强化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

2025年04月08日 政治 文章字数:958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毛娇)在南郑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代表票决确定了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智慧医疗便民、教育扩容提质、特困人员关爱服务、中心城区供水保障、城市品质提升、农村交通保畅、天然气管道入户、油菜制种产业富民、公共文化惠民10个项目为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为有效推进这些项目落地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五明确”深入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专项监督,充分发挥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兼职委员和人大代表监督职能,守护“民声”落地变“民生”。
  明确监督责任。制定《汉中市南郑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对区政府2025年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明确项目监督安排部署、监督推进、总结评估等事项。制定任务分解表,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明确项目名称、责任单位、牵头领导及责任委室,确保全面掌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问题。
  明确监督主体。成立5个民生实事项目监督组,每个监督组由一位区人大常委会领导牵头,对口联系委室、部分常委会委员或兼职委员、若干名区人大代表及项目行业群众代表组成,根据条线联系分工,负责跟踪监督1—3个民生实事项目。各监督工作组及时与民生实事项目建设责任单位对接,迅速安排部署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
  明确监督内容。各监督组重点围绕2025年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建设情况,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是否按期开工建设,责任单位是否积极有效履行工作职责,施工进度是否按期完成,项目建设是否务实高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及时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明确监督方式。各监督工作组通过视察、调研、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密切精准关注民生实事项目进度,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判、督促推进。区人大常委会将在年终组织民生实事项目评议活动,采取组织视察、问卷调查、满意度测评、专题询问等方式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强化监督,督促项目年度工作目标按时、全面完成。
  明确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工作组与项目责任单位工作联系机制,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反馈意见建议。严格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和常委会会议听取汇报制度和区人代会对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制度,坚持抓好民生实事项目的督办工作,坚决做好票决制“后半篇文章”,确保项目落地见效,真正让项目惠及群众,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来自民声、过程反映民意、结果赢得民心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