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记
2025年04月08日 副刊
文章字数:1526
文章浏览数:

冯双
从前的乡村,人们对土地是格外珍惜的。房前屋后,但凡有一小块空地,都要充分利用起来,或种果菜,或种瓜豆。可他们却愿意将珍贵的土地分一席给芍药。
然而,芍药却是不多见的。若是哪家有一株两株芍药,那是当宝贝呵护着的。我同学家里却有好多株,是他的祖父辈留下的。芍药长在他家菜园的一角,历经了几十个年头的风霜雨雪,非但没有颓败的迹象,反倒是根基一年壮似一年,长成了郁郁葱葱的一大丛。
暮春时节,芍药已是枝繁叶茂的好模样了。一枚枚圆鼓鼓的花苞从浓翠的枝叶中探出头来,花苞周身青绿,只在顶端露出一抹微红,娇羞又可爱。随后的日子里,花苞顶端的红一点点向四周扩张,直至将外层包裹着的绿彻底撑爆——一枚枚含苞待放的玫红色花苞就此脱颖而出!也不过一两天的工夫,大朵大朵的芍药花便都开得千娇百媚,花瓣丰腴柔美,花香馥郁悠长,引得蜜蜂们飞前飞后,也引得乡人们频频驻足。
十五六岁的年纪,花一样的年华。那时,我们上学是靠步行的,一群同学说说笑笑,二十多里的山路很快也就走完了。有一回,邻村的几位同学邀我去上学,其中一男孩手里拿着一枝芍药,我只赞了一句芍药花美,他便慷慨地把它送给了我。那是我第一次拥有一枝芍药花,它长在一根细长而结实的花枝顶端,有着艳丽的玫红色花瓣,浓密且金黄的花蕊,散发出一阵阵浓郁的芬芳。花朵只单单一层,却美得摄人心魄。我将那枝花插在一只玻璃瓶里,用清水养着。之后,我去了学校。再次见它,已是一个月后,花早已萎了,一切仿佛只是梦一场。
多年后,我从《诗经·郑风》里读到“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一句,顿感眼前一亮,原来人们爱芍药的心是自古而今不曾改变的!是古老的上巳节呀,春和景明的水滨原野上,一群少男少女外出踏青,采撷一种透着幽香,名为蕳草的植物。他们成双成对,叽叽喳喳,有说有笑,彼此间的话是说也说不完的。少年趁少女高兴,采下身边开正茂的野芍药赠给她,于是满心的爱慕之情便都蕴藏在了一朵芍药花里!刹那间,芍药成了解语花,爱情被具象化了。这是属于青春的浪漫——坦白、率真、无需掩饰。
《红楼梦》里亦有芍药的一席之地。想来曹公也是极爱芍药的,不然他何以不惜笔墨地描绘出一幅唯美浪漫的“湘云醉卧芍药裀”呢?宝玉生日,湘云在宴席上不拘小节,开怀畅饮,酒酣之际,她竟寻得一处芍药裀,以花丛中的大石为床,以芍药花瓣为枕,娇憨睡去。四周的芍药花瓣边开边落,掉了她一身,一时间她成了被芍药花团团拥簇着的花神,光彩夺目得叫人移不开眼。少时读这一段,我总对作者笔下的芍药花向往不已,也为湘云的豪放不羁、率真自然而赞叹。现在想来,那样的花、那样的景,也只有青春年华才配得上。少女情怀尽是诗,除了在那样的年纪,也只有在那样的年纪,才能肆无忌惮地享受如此多的美好!
更不用说《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了,里面随便就能找到芍药的踪影。据说,芍药最早记载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因其花形妩媚,花色艳丽,与形容美好容貌的“绰约”谐音,因此得名为芍药。它的根茎味酸,性微寒,具有敛肝柔肝、活血凉血的作用,是许多方剂里必不可少的一味药。养血祖方四物汤,妇科良方当归芍药散,柔肝解痉、和营止痛的芍药甘草汤,调和营卫的桂枝汤等等,通通离不了芍药。它就像一位心怀悲悯的菩萨,凭自身之力,救芸芸众生于病痛之中!
初春,从网上买了几块带芽的芍药根,种在花盆里,憧憬着它能花开灼灼,带给我春日浪漫。而它就像知人心似的,在我一日日的期盼中,一点点茁壮起来。起先,嫩红的小芽一点点钻出土层,进而抽枝、长叶,直至花枝顶端托出几个绿油油的小花苞来。四月中旬,芍药开花了,一盆粉红,一盆雪白,是记忆里的好模样。
我一有空便跑到阳台上看芍药花,虽不过三五朵,并不成气势。但于我而言便已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