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精准资助提升育人实效
2025年04月16日 教育
文章字数:113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张燕 沈玉涵)南郑区坚持以教育公平托举乡村振兴,通过数据赋能、政策宣传、立德树人三项举措,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政策宣传、优化精准服务,下好学生资助工作“三盘棋”,构建起覆盖全面、精准高效、育人导向鲜明的新时代学生资助体系。今年以来,全区累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000余人次,资助政策知晓率、群众满意度均达98%以上,走出了一条解困——育人——成才——反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数据赋能“一盘棋”,精准识别跑出加速度。依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陕西省精准资助系统及全国学生资助数字化平台、全国学生大数据平台,整合学籍、户籍、低保等10类数据源,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识别、审核、发放全流程线上审核,构建困难学生动态数据库。通过系统比对识别,重点保障人群5000人次,核查纠偏数据200余条,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
排查上“保险”,台账跑出加速度。建立镇村校联动核查机制,每学期末将学生资助台账下发至全区22个镇(街道),通过包联学校和村镇干部对台账进行逐条审核,对异地就读、户籍变更等特殊情况实行“一事一议”,对发现的问题跟踪落实,立行立改,直至问题清零。
下好政策宣传“关键棋”,资助育人有力度。多重举措齐步走。通过开办宣传专栏、印发宣传册、开展征文活动、举行表彰大会及集中发放资助资金仪式等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宣传资助政策。全区发放资助政策告知函、资助政策宣传册2万余份;接待电话咨询热线200余次,接待来访群众50余人。定期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月活动,举办“国家资助·助我飞翔”主题班会、黑板报评比等活动140余场。入户家访促实效,建立经济困难学生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家访等形式对受助家庭学生进行回访,家校互动传递关怀,提升资助政策知晓率。结合“双家访”活动,已走访4000余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明白卡》6000份,资助政策知晓率大幅上升,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和家长好评。
下好立德树人“长远棋”,资助育人有深度。以资助政策为抓手,提升“五育并举”实质。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100余次,绘制资助感恩黑板报60余个,以“国家资助,助我成长”为主题,写好征文80余篇,以行见效,促使资助育人“开花见果”;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发挥榜样带动力量。各校对受助学生进行“励志成才优秀学生”评选,通过典型实例、励志故事,感染其他学生,形成全员奋发图强的良好风向;广织家校育人网,绘好最大“同心圆”,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宣传育人信息30余条,推进学校主动、家庭促动的德育教育模式,着力构建学生资助良性循环。
从保障就学到赋能成长,南郑区学生资助工作以“三盘棋”书写教育公平新篇章。据悉,该区将深化资助数据平台建设,探索教育资助+乡村振兴联动机制,推动育人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更多学生在新时代征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