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固两子遇害何处

2025年04月18日 汉风古韵 文章字数:1005 文章浏览数:

刘乐


  读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发现在李固、李燮父子传记中,对李基、李兹二人因其父冤案祸及,被外戚梁冀帮凶杀害的地点,记载出现了分歧。
  李固长子李基,次子李兹,生前均入仕为官。班昭《续汉书》载,李固长子基,仕为“偃师长”,即河南郡辖下的偃师县令,后迁郡长史。袁宏《后汉纪》载,李固次子兹,为河南郡长史。
  那么李基、李兹二人到底遇害于何处呢?梳理史料笔者认为:李固二子因父冤案祸及,是遇害于汉中郡南郑县的,有如下三条证据支持。
  一是袁宏在《后汉纪》记述:“基,字宪公;兹,字季公,并为长史。闻固策免,并弃官,亡归巴汉南郑。赵子贱为郡功曹,诏下郡,杀固二子。太守知其枉,遇之甚宽。二子托服药死,具棺器,欲因出逃。子贱畏法,敕吏验实,就杀之。”
  二是《华阳国志·汉中士女传·李文姬传》记载:“文姬,南郑赵伯英妻,太尉李固女也,父为梁冀所免,兄宪公、季公罢官归。文姬叹曰:‘李氏灭矣!’乃与二兄议,匿弟燮,随父门生王成亡命徐州。”
  三是《华阳国志·汉中士女传·韩树南传》记载:“韩树南,南郑人,赵子贱妻也。子贱初为郡功曹,李固之诛,诏书下郡杀固二子宪公、季公,太守知其枉,遇之甚宽。二子托服药死,具棺器,欲因出逃。子贱畏法,敕更验实,就杀之。及固小子燮得还,子贱虑燮报仇,赁人刺之。燮觉,告郡杀子贱。初,树南谏子贱,子贱不从。及临死,许共并命。兄、弟、嫂、侍婢视守之。经百日余,乃怠。白兄嫂:‘念一死万不得生,不敢复图死也。’上下以为信然。无几时,于幕下自杀。”
  东晋袁宏《后汉纪》成书,早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100年左右,可以看出范晔在《李燮传》中采用的是袁宏《后汉纪》李固二子遇害于汉中郡南郑县的说法。常璩《华阳国志》对李基、李兹在南郑被杀害的知情者李文姬、韩树南两人传记中,均采用此说法,同时常璩还披露了杀害李固二子的汉中郡功曹赵子贱,当李固冤情平反昭雪后,心虚惧怕李燮返乡找其报杀兄之仇,进而歹毒地收买杀手企图刺杀李燮,以绝后患;以及赵子贱妻韩树南闻知苦劝其罢手,赵子贱不从,结果被李燮察觉而未得逞,赵子贱因图谋杀人被正法,韩树南追随其自尽,以及汉中“太守知其枉,遇之甚宽。二子托服药死,具棺器,欲因出逃。子贱畏法,敕更验实,就杀之”的事实。都从侧面证明了李固二子是在故乡南郑遇害的。对于作为清流派政治家李固,当其太尉之职遭罢免时,就预感到血雨腥风的来临,因此,才作出“知不免祸,乃遣三子归乡里”避祸的决定,更是符合人之常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