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大力推进茶菌药畜产业发展
2025年04月23日 县区亮点之多彩汉源
文章字数:1252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刘炳林)清明前后,宁强县青木川镇、燕子砭镇、汉源街道、高寨子街道等地的村民们纷纷来到翠绿的茶园,有的巧手如梭在采摘茶芽,有的在用簸箕去除杂质,有的在收购和摊凉茶叶,还有的在筛选和加工茶叶,忙得不亦乐乎。
入春后,宁强县紧抓农时,县农业农村部门围绕“药菌茶畜”四大产业发展、春耕生产重点任务,紧盯存在问题及时研判分析,召开会议培训指导,组织干部继续下沉抓技术服务。
位于秦巴腹地的宁强县是中药材的适生区,也是县上的主导产业。为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宁强县农业农村局和县中药材中心于3月17日召开了全县天麻桶栽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逐基地细化了实施方案,分时段落实了进度任务,全县规划建设的14个桶栽基地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桶栽商品天麻开始种植。全县常规方法种植的商品天麻在3月底结束,天麻零代种培育进入全面准备阶段,预计在4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结束,届时全县天麻种植面积可达到6万亩,覆盖带动农户可达到2万户。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全县新增种植淫羊藿1万亩左右,覆盖农户3万余户,新建淫羊藿育种基地3个,累计建成育苗基地6个,育种面积280余亩,待10月份后全面移栽,到今年12月底全县将再新增淫羊藿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县食用菌中心全体干部积极下沉到汉源街道二道河村、二郎坝镇水田坪村、阳平关镇小寨子村栏杆坝等食用菌产业园,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指导,通过购买菌袋的方式确保投产。目前,汉源街道办二道河食用菌产业园、二郎坝镇水田坪村食用菌产业园分别购买菌袋28万袋、20万袋,并全部完成接种。
为不断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县茶叶中心积极克服倒春寒等不利天气影响,积极与有新建茶园任务的10个镇(街)对接核实栽植地块,目前高寨子街道办已落实1700亩新建茶园任务,地块已全部落实并进入前期准备工作;其他9个镇(街)已将任务细化到村上,正在加快进度;同时,通过整合村集体、茶农、茶企、合作社等资源,组建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6个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高寨子街道办针对何家院村三岔河老茶园、高寨子村浸水坪老茶园、筒车河村党家梁老茶园,已制定详细改造计划,并争取到部分资金用于修建产业路和茶园管护;
为有效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县上通过衔接资金安排实施的11个生猪养殖场提升改造项目、3个林下土鸡养殖项目和2个庭院经济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对提升畜牧业产能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截至3月20日,全县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10.7%、10%和43.79%,出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01%、24.7%、23.53%和42.36%。
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县上积极组织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县农技干部下沉镇(街)和田间地头,全力做好技术服务,努力提高春播质量。目前,全县已整地10.8万亩,播种马铃薯6.53万亩,移栽蔬菜0.13万亩;小麦追肥4.5万亩,油菜追肥6.8万亩;调运玉米种232吨,水稻种42吨,化肥8280吨,农膜60吨,农药17吨,检修农机具1142台(套)。累计派出农技干部155人次,召开现场会1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400余份,培训农户820人次;出动执法人员102人次,检查农资门店56个,全县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入春后,宁强县紧抓农时,县农业农村部门围绕“药菌茶畜”四大产业发展、春耕生产重点任务,紧盯存在问题及时研判分析,召开会议培训指导,组织干部继续下沉抓技术服务。
位于秦巴腹地的宁强县是中药材的适生区,也是县上的主导产业。为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宁强县农业农村局和县中药材中心于3月17日召开了全县天麻桶栽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逐基地细化了实施方案,分时段落实了进度任务,全县规划建设的14个桶栽基地基础设施已全面开工,桶栽商品天麻开始种植。全县常规方法种植的商品天麻在3月底结束,天麻零代种培育进入全面准备阶段,预计在4月下旬开始6月下旬结束,届时全县天麻种植面积可达到6万亩,覆盖带动农户可达到2万户。自去年10月份以来,全县新增种植淫羊藿1万亩左右,覆盖农户3万余户,新建淫羊藿育种基地3个,累计建成育苗基地6个,育种面积280余亩,待10月份后全面移栽,到今年12月底全县将再新增淫羊藿种植面积8000亩左右。
为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县食用菌中心全体干部积极下沉到汉源街道二道河村、二郎坝镇水田坪村、阳平关镇小寨子村栏杆坝等食用菌产业园,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协调、指导,通过购买菌袋的方式确保投产。目前,汉源街道办二道河食用菌产业园、二郎坝镇水田坪村食用菌产业园分别购买菌袋28万袋、20万袋,并全部完成接种。
为不断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县茶叶中心积极克服倒春寒等不利天气影响,积极与有新建茶园任务的10个镇(街)对接核实栽植地块,目前高寨子街道办已落实1700亩新建茶园任务,地块已全部落实并进入前期准备工作;其他9个镇(街)已将任务细化到村上,正在加快进度;同时,通过整合村集体、茶农、茶企、合作社等资源,组建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6个老茶园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高寨子街道办针对何家院村三岔河老茶园、高寨子村浸水坪老茶园、筒车河村党家梁老茶园,已制定详细改造计划,并争取到部分资金用于修建产业路和茶园管护;
为有效推进畜牧产业发展,县上通过衔接资金安排实施的11个生猪养殖场提升改造项目、3个林下土鸡养殖项目和2个庭院经济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对提升畜牧业产能有较强的支撑作用。截至3月20日,全县猪、牛、羊和家禽存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10.7%、10%和43.79%,出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0.01%、24.7%、23.53%和42.36%。
为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县上积极组织开展春耕生产工作,县农技干部下沉镇(街)和田间地头,全力做好技术服务,努力提高春播质量。目前,全县已整地10.8万亩,播种马铃薯6.53万亩,移栽蔬菜0.13万亩;小麦追肥4.5万亩,油菜追肥6.8万亩;调运玉米种232吨,水稻种42吨,化肥8280吨,农膜60吨,农药17吨,检修农机具1142台(套)。累计派出农技干部155人次,召开现场会16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400余份,培训农户820人次;出动执法人员102人次,检查农资门店56个,全县农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