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润心田 幸福滋味长

——记第十三届陕西省“五好家庭”尹玉芹家庭

2025年04月25日 家庭 文章字数:1768 文章浏览数:

记者 何娜


  在南郑区福成镇的青山翠谷间,茶香与家风交织出一曲动人的新时代文明赞歌。作为第十三届陕西省“五好家庭”的获得者,尹玉芹与丈夫向仕东携手经营陕西向氏茶业有限公司,多年来,夫妻二人恩爱有加,不仅孝敬老人,还热心助人,与邻里相处和睦。
  尹玉芹家庭用二十余年的坚守,演绎了“家国同构”的深刻内涵——他们既是秦巴山区茶产业发展的拓荒者,又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更是文明家风的传承者。

  夫妻点绿成金,让秦巴茶香飘四方

  1993年,尹玉芹夫妇从日杂百货和运输业务起步,逐步积累市场经验。2000年,借政策东风转型茶企,投资10万元创办家庭式作坊——福成乡向氏茶厂,由此开启茶业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夫妻二人化身“茶学生”。他们积极参加各类茶叶技术培训、认真研读专业书籍,还亲自在承包地上开展茶叶种植、改造低产茶园。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他们毫无保留地将改造技术传授给村民,带动全村建成680亩示范茶园,使村里茶叶种植面积突破1500亩,春茶鲜叶收购价提升至100元/斤。

  在青翠的茶山上,尹玉芹参加南郑区首届采茶大赛并获得“十佳采茶能手”称号。 受访者供图

  2008年,他们投资260万元建成1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成立南郑县向氏茶业有限公司(现陕西向氏茶业有限公司),当年就获评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通过国家食品质量安全SC认证,成功完成了从家庭作坊到现代企业的华丽转身。此后十余年间,企业荣誉不断:2010年成为首批“汉中仙毫”地理标志授权企业;2014—2016年连续三年斩获北京国际茶博会金奖;2020年,“汉绿”牌绿茶摘得农高会“后稷奖”;2023年获评市级消费帮扶优秀供应商。
  如今,这家扎根秦巴山区的茶企新建茶园1600亩,拥有生态茶园880余亩,“汉绿”品牌年产值达185万元,成为带动山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践行社会责任,公益之路彰显担当

  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尹玉芹,怀揣着反哺社会的初心,以实际行动彰显企业家的责任担当。近年来,她累计为50户困难家庭捐款捐物,资助2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企业为贫困群众提供18个就业岗位,还无偿为合作社会员提供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她常说:“企业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回报社会是我们的责任,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成长。”

  重阳节前夕,尹玉芹(左一)参加南郑区妇联、女企协开展的“爱在重阳,情满湘水”关爱老人活动,为60余名老人送上保暖衣、围巾等暖心礼物,传递温暖与关怀。 受访者供图

  程家坝村村民向仕亮一家的变化,便是尹玉芹精准帮扶的生动见证。向仕亮一家七口人,因老人多病、子女上学,家庭陷入困境。尹玉芹采用“就业+技术”帮扶模式:聘请向仕亮为茶厂固定工,每月发放3200元工资,并亲自手把手传授制茶技艺;其妻张明燕担任茶叶销售员,帮助家庭年增收3万余元。
  在公益之路上,尹玉芹从未停歇。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她向福成镇政府、汉山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捐赠价值2万元的防疫物资,还为西安等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方便面、矿泉水等保障物资;2023年“六一”儿童节,她联合区妇联,为4所学校的留守儿童送去书籍、玩具等爱心礼物;多年来,她持续为南郑区特殊教育学校、碑坝中学、青树敬老院等机构捐款捐物,累计达数万元。

  传承优良家风,点滴浸润幸福之家

  在福成镇,尹玉芹一家凭借“孝老爱亲、教子有方”的优良家风,成为当地文明家庭的典范。
  孝敬长辈是这个家庭处理人伦关系的第一准则,也是他们对子女言传身教的基本道德规范。尹玉芹和丈夫向仕东以身作则,对家中长辈关怀入微,常常嘘寒问暖,定期陪老人体检,精心选购营养品,闲暇时陪老人散步谈心,全方位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老人住院期间,夫妻二人轮流陪护,悉心照料,从未有过一次缺席。他们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孝道意识,教导子女在生日、节庆等特殊日子主动致电问候长辈,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中得以传承。
  在子女教育上,尹玉芹夫妇秉持“勤学向善”的理念。即使工作繁忙,他们仍坚持陪伴孩子读书学习,给予孩子温暖的支持和鼓励。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大儿子自幼品学兼优,凭借自身努力以优异成绩考取公务员,如今已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女儿同样奋发图强,本科毕业后成功考入西安交通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也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孩子们的优秀表现,正是良好家风传承的生动体现。
  从深山茶厂创业者到省级“五好家庭”,尹玉芹家庭以产业兴农的创业精神、回馈社会的责任担当和润物无声的家风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明家庭的示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