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2025年04月30日 法治 文章字数:886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伏涛宁)宁强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通过融合资源、优化机制、创新举措、数字赋能,实现了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反应”的质变跃升,在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基层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整合资源,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全面完成县综治中心场所硬件、功能融合等升级改造。按照2+5+10+N模式,职能部门通过常驻、轮驻、随驻,实现信访接待办理、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化解、诉讼调解四大重点功能高度融合,整合县级部门单位34个,入驻服务团队3个,进驻人员53名。目前接待群众来访168批218人次,事项办结率达95.87%,实现了群众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优化机制,拧紧闭环管理全链条。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职能,建立预警研判、协调调度、督办问责、联镇维稳四项机制,落实信息汇集、分流交办、分析研判、多元化解、回访销号五步骤闭环处置,实现综治中心程序性推进、职能部门实质性化解,在法治轨道上化解矛盾纠纷。同时,建立了会诊联办、集中轮训、群众评价、内部管理等12项制度机制。中心运行以来高效顺畅,调成矛盾纠纷11件、办理诉讼案件16件、劳动仲裁4件。
  创新举措,探索风险防范新路径。在人防、物防、技防基础上,大力推进“心防”工程建设。建成1个县级心理服务中心、18个镇(街道)服务站、213个村(社区)服务室,组建心理咨询师+精神专科医生+心理教师+党员干部+志愿者“五位一体”的服务队伍1200余人,构建覆盖全周期、全人群、全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在村社区设立了暖心驿站、暖心工作室,为精准服务奠定基础。开通“悄悄姐说悄悄话”心理服务热线和心语信箱微信号,累计提供心理健康疏导服务50余小时。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治理云平台。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平台的培训运用,做实网格精细化管理,形成问题上报、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办结归档五步闭环工作机制,累计上报网格事件8427件,办结率95.27%。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生成矛调小助手,根据每一起矛盾纠纷的特征列出法律依据、提供化解建议、给出解决方案,有效助力基层矛盾依法实质化解。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783件,化解767件,化解率9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