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布农村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2025年05月08日 社会民生 文章字数:514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王琦)近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防范农村假冒伪劣食品安全风险消费提示,为群众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此次提示详细梳理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七大常见问题,过期食品方面,提醒消费者购买预包装及散装食品时,仔细核对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三无”食品方面,需查看食品包装上的生产厂家、日期、许可证号等关键信息。同时,特别指出要警惕价格低廉、包装仿冒知名品牌的“山寨”食品;注意包装存在颜色暗沉、印刷瑕疵等问题的假冒食品;勿轻信宣称疾病预防或保健功能的虚假宣传食品。针对进口食品,强调查看检验检疫证明及中文标签;购买生鲜肉及制品时,务必查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避免购买颜色异常、有腐臭或刺鼻气味、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均价的产品。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消费者选购食品时一定要选择证照齐全、管理规范的正规渠道,拒绝来源不明、包装简陋的食品;仔细检查标签标识,不购买“三无”产品;关注食品外观与气味,规避感官性状异常食品;购物时主动索要并妥善保管购物凭证,便于维权追溯。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若消费者发现或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或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相关部门将及时受理、依法处置,全力守护农村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