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永乐镇白阳村:环境整治常态化 乡村旧貌换新颜

2025年05月08日 党建·理论 文章字数:703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 (通讯员 张峰 伍梅艳)为持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提升乡村面貌,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镇巴县永乐镇白阳村坚持党建引领,精准发力,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乡村环境“出”新彩、“亮”新颜。
  党建引领抓实效,打好环境整治“组合拳”。成立2支“党员先锋队”,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头包片包户,号召10余名党员亮身份、作表率,统筹网格员、公益岗力量,组队清理房前屋后垃圾0.2吨、拆除乱搭乱建7处,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动真碰硬破难题,绘就环境整治“新画卷”。坚持“点”上下功夫、“线”上抓延伸。紧盯“痛点”“难点”,把卫生死角、河道沟渠、道路沿线等重点区域作为整治“主线”。组织志愿者、公益岗沿毛家河流域沿线开展“拉网式”清理,对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进行大清扫、严整治,确保路面整洁有序,房前屋后干净美观,先后组织清理5条沟渠。
  宣传引导树新风,奏响环境整治“和谐曲”。将“短期攻坚”与“长期管理”相结合,实行“周督查、月通报、季评比”制度,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鼓励群众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举报。同时,结合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号召群众共同维护环境,发放倡议书15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5处,召开院坝会宣传3次。每月开展庭院环境卫生评比,通过积分兑换奖品,实现“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的转变。
  长效管理固成效,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建立“网格化+常态化”管理机制,将环境卫生纳入村规民约,划分18个责任片区,成立由村民代表、老党员组成的3个监督小组,定期开展“回头看”,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同时,结合“美丽庭院”创建,鼓励村民自主美化庭院,由“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