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内需澎湃动能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 我市多举措提振消费助推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月15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275 文章浏览数:


 

记者 曹娜 王迪 武涛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加速培育新消费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打造特色消费品牌与地标、聚焦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增长点,通过政策撬动、场景创新、业态融合等组合拳,充分提振消费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今年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9.3%,分别高于省考、市考指标3.3、1.8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3位;限上销售额增速17.6%,位居全省第4位,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进、活力迸发”的良好态势。
  

稳住大宗消费“压舱石”


  大宗消费是消费市场的“压舱石”。我市以新能源汽车为抓手,通过“政策补贴+基建配套+场景拓展”三管齐下,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提质,有效激发大宗消费潜力。
  在“以旧换新”政策刺激下,我市汽车市场迎来消费热潮。记者走访多家新能源汽车4S店发现,前来试驾、购买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汉中润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洁介绍:“市民放假,车行‘放价’,趁着政策利好,我们节假日期间加大了促销力度。消费者不仅可以享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省级消费券补贴,还能叠加厂家的置换补贴支持。”这种“政策+企业”的双重让利模式,有效激发了市民的购车热情,让我市汽车消费市场呈现供需两旺。
  新能源汽车卖得好,我市充电桩建设也同步提速。在汉台区滨江路充电站,网约车司机张师傅边充电边算账:“快充30分钟能跑300公里,成本比燃油车省60%。”目前,全市已建成智能充电桩4362个,实现城区、乡镇全覆盖。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汉中供电公司副总经理杨斌表示,未来汉中将重点围绕旅游景区、人口密集小区、商业街区等地提前布局,使全域公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加合理。
  在扩内需、促消费以及“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下,我市消费市场活力显著提升,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领域表现亮眼。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截至5月8日,今年我市汽车领域交易3880辆,销售额4.66亿元;家电领域交易10.03万笔,销售额4.89亿元;数码领域交易5.67万笔,销售额15591.03万元;家装领域交易1.72万笔,销售额9847.5万元。
  

扩大服务消费“新引擎”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我市以文旅融合为突破,打造“历史+文化+体验”的复合消费场景,让服务消费“火”起来、经济“活”起来。
  夜幕降临,兴汉新区《大汉乐宴》实景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游客们身着汉服一边欣赏歌舞表演,一边共同吟诵典籍里面的词句诗篇、品尝复刻的汉代美食,仿佛穿越到千年之前的宴会现场。一位带孩子来此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平时对传统文化不太感兴趣,但在这里体验特别投入,还主动问了很多关于汉朝历史的问题,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好。”
  该项目总经理周保军介绍,汉中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我们策划打造的汉文化沉浸式体验项目融合了宴、乐、礼、艺等多重体验,自推出以来,场场爆满,深受游客喜爱。
  文娱服务消费领域火热,得益于供给侧创新。我市实施“文旅消费季”行动,整合A级景区、星级酒店、旅行社等资源,推出发放消费券、穿汉服免门票、公交乘车优惠券等措施;创新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推出沉浸式演艺、非遗市集、灯光秀等特色夜游项目,并联动数字平台开展云游打卡、直播带货等线上引流活动,形成“白+黑”“线上+线下”的全时段、立体化消费场景。政策激励下,全市73家零售、餐饮样本企业“五一”假期累计实现销售额7203.75万元,同比增长55.1%,位居全省第2位。
  扩服务还需补齐短板。针对康养、家政等服务消费潜力领域,我市出台《促进银发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劳务品牌培育工程计划》等规划,全力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壮大劳务经济规模。培育“汉家乐”农家乐品牌、“汉家嫂”劳务品牌等,持续推进社区便民消费圈建设,使服务消费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推动更多文化IP转化为消费IP,让“流量”变“留量”。
  

深挖新型消费“增长极”


  新型消费是内需潜力的“蓝海”,其核心是“人货场”重构。我市通过“线上引流+线下体验”“商业+公益”等跨界融合,有效激活了县域市场。
  4月25日晚,留坝县公共体育中心灯火辉煌,陕西留坝商会超级公益足球赛开幕式暨“商超之夜”文艺晚会在此启幕。足球操、特色民俗歌舞表演轮番登场,乡村美食文化节、“商超夜市”热闹非凡,音乐会、演唱会等大型活动更是精彩不断……赛事期间,该县围绕文旅商旅融合发展,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场全方位、沉浸式的旅游体验。
  据了解,组织此次球赛的商会企业还开展进校园暨传统文化体验活动4次。先后向县足球青训中心、马道中心小学赠送价值2万余元的文体用品及食品;为城关小学161名学生、60位教师进行视力检测,并承诺免费配制近视眼镜。活动期间,共发放消费券34.53万元,撬动消费300余万元。
  像这样的创新在我市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新型消费场景,满足了不同游客的旅游消费需求。汉台区以特色街区激发消费活力,打造“汉颂”“刘邦拜将”等与景区相结合的沉浸式演出、汉风婚礼主题酒店,不断提升汉文化旅游目的地美誉度;西乡县突出“一村一特色”,培育出江塝村等旅游示范村,全县农业休闲、花海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升级;佛坪县推出“非遗榫卯文创+养生茶”“大熊猫文创”等系列主题文旅产品,塑造乡村休闲新场景,激发农文旅融合新活力……
  从新能源汽车的“绿色风暴”到大汉乐宴的“文化盛宴”,再到公益足球赛的“流量密码”,我市对“供给优化、需求牵引、生态赋能”的系统推进,为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提供了多元路径。站在新发展阶段,我市将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打好提振消费硬仗,让消费“主引擎”释放更强劲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