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街道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2025年05月16日 专版 文章字数:751 文章浏览数:

   本报讯(通讯员 刘学峰)近日,走进留坝县紫柏街道的田间地头,旋耕机轰鸣阵阵,在农技员蹲点指导下,村民忙着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黑膜覆盖的地块整齐划一,“一地双收”的收获场景将在这里上演。
  科学布局,解锁土地增产密码。因地制宜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通过“3行大豆+2行玉米”的带状配置,科学优化行间距至0.4米,确保玉米亩株数达3080株、大豆11800株,最大限度利用光热资源。同时,推广精量播种技术,实现株距、行距精准控制,既减少种苗浪费,又为后续管护打下基础。
  技术护航,全程保障稳产优产。构建“两位一体”服务体系。一是农技下沉,联合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种植;二是动态监测,通过微信群推送天气预警、病虫害防治要点,确保种得下、管得好。目前,街道已举办田间培训7场,发放技术手册300余份。
  政策赋能,激发农户种植热情。创新推出“政策+服务”扶持机制。整合中央及地方补贴资金,对种植户给予每亩200元补助,同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每亩60元;另一方面,各村组织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村集体经济积累中拿出资金每亩奖励1袋化肥,消除农户顾虑。农户杨继华算起经济账:“玉米亩产预计400公斤,大豆还能收100公斤,加上补贴,每亩至少多赚500元!”此外,街道设立“春耕服务专班”,协调解决土地流转、农机调度等难题,现已落实套种面积136亩,带动农户80余户。
  绿色转型,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大豆玉米套种实践,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更是生态农业的“试验田”。通过大豆固氮养地、玉米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升,农药使用量减少20%,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街道未来将深化“套种+智慧农业”“套种+观光农业”融合模式,打造集高产示范、技术推广、农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样板区,让“粮豆共生”的生态效益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