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光同行路 星辉载谊归

2025年05月16日 小作家 文章字数:1547 文章浏览数:

南郑区城关第一中学七(8)班 马文菲 指导教师 张嘉


  藤椅间漏下的斜阳漫过手链,折射出俞伯牙摔琴前的最后一缕弦音——原来有些告别,早在相遇时就写好了“知音世所稀”的注脚;原来有些相遇,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逢何必曾相识


  盛夏正午,银杏叶筛落的阳光在石凳上织出碎金。那个女生又坐在小区楼下自言自语,她胖胖的,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顶着一个鸡窝头,时而嘴角泛起一抹莫名的笑,时而又模仿中国好声音里的歌手激情开麦,扰得整个小区不得安宁。大人都说她是个傻子,小时候生病烧坏了脑子,让我离她远点,而我却愈发好奇,想知道傻子是怎么生活的。于是,小小的我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对她说了我们此生交流的第一句话:“你好啊,可以交个朋友吗?”她毫无防备地点了点头,紧接着对着我哼起了周华健的歌:“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爱跳舞,但每次在关键的遴选阶段,总是由于太过紧张而落选;她爱唱歌,但歌声着实算不上好听。大概是有了我这个唯一的听众吧,自我们相识后,她非但没有消停,反而唱得越发卖力了,小吃街的烤肠摊前,她突然拽住我的袖子:“你听!这是吉克隽逸的《不要怕》!”没等我反应,她已经闭眼哼起彝族歌谣,手指在油腻的玻璃柜上敲出鼓点。老板娘翻着白眼嘟囔:“神经病!”我却掏出攒了一周的零花钱,买下两根烤肠当“应援棒”。我们蹲在马路牙子上,她教我彝语的颤音,我教她孔雀舞的手势。油渍蹭在我的校服袖口,像勋章一样发亮。路过的行人指指点点,我俩却异口同声地笑道:“他们不懂,这是我们的《中国好声音》海选现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暮色将银杏叶染成琥珀色时,她突然攥着两张糖纸来找我。我们并排坐在爬满夕阳余晖的藤椅上,她破天荒没有唱歌,只是反复折叠着糖纸,直到折痕处渗出黏腻的糖霜。远处收废品的三轮车上,铃铛叮咚作响,像走调的《友谊地久天长》前奏。
  “我明天就要走了,爸说要去广东做生意。”她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在我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小区里的猫咪似乎也感受到了凝重的气氛,静静地趴在我们脚边,不再像往常一样调皮。“我会想你的。”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泪水却夺眶而出。远处传来汽车的喇叭声和人的呼喊声,我知道她该走了。
  汽车发动了,车里的她张了张嘴,却被刺耳的鸣笛声打断。我一直远远地望着,直到汽车的影子消失在巷口才转身准备离去。突然,背后传来急促的“哒哒”声,我不敢回头,直到一只手搭上了我的肩膀。真的是她!她怎么回来了!汗水浸湿了她额前的碎发,来不及多说,她一把抓起我的手,将一条手链轻轻套在我的手腕上。那是一条廉价的塑料星形手链,但在阳光的照耀下却熠熠生辉,比妈妈的珠宝还要璀璨夺目,要不然我的眼睛怎么有一阵灼伤的刺痛呢?“这个送你,看到它,就要想起我。”
  远处的喇叭声再次响起,有意无意地催促着她前进的脚步。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随后转身向汽车小跑过去。手中的余温虽已凉,但我心中的温度永远炙热……
  余华曾说:“人生旅途,每个人的生活都只属于自己,并非他人眼光所能界定。”三年已逝,我的身心都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是,我对舞蹈日复一日的热爱和坚持,腕上的手链时刻提醒着我,他人的目光与评价终是浮云掠影,因为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活成他人眼中的“完美模板”,而在于用勇气守护内心的声音,雕琢独一无二的生命轨迹。

  教师点评:文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了一段纯粹而深刻的友谊。作者通过“盛夏银杏”“烤肠摊前的彝族歌谣”“暮色中的塑料手链”等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将两个不被世俗理解的灵魂之间的惺惺相惜娓娓道来。通过这段跨越偏见的情谊,作者不仅传递了“守护内心声音”的成长主题,更以余华的哲思收束全文,升华了对生命独特性的礼赞。语言诗意灵动,情感真挚饱满,如同一首献给青春与勇气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