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辣椒—烟叶”循环轮作,勉县创新“烟粮轮作”模式赋能乡村振兴——

从“望天田”到“金土地”

2025年05月21日 要闻 文章字数:1133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张敏 李侠 郑梅迎 文/图


  5月中下旬,勉县温泉镇谢家桥村的连片油菜田迎来丰收季,沉甸甸的菜籽压弯了枝头。阜川镇蒲家坝村的烟农杨伟驾驶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忙碌,他指着田边的观景路笑道:“两个月前,这里还是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花海’呢!”


  在勉县温泉镇谢家桥村的连片油菜田里,杨伟驾驶新购置的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忙碌。

  这条曾被网友誉为“春日限定版黄金地毯”的乡间小道,两年前还是一片靠天吃饭的“望天田”,如今已成为“烟粮轮作”的丰收田。

  改造前是谢家桥村的“望天田”。(资料图)
 
  今年春季成为油菜花海打卡点。(资料图)
  

“望天田”的华丽转身


  2022年春,杨伟在温泉镇谢家桥村考察种植烟叶土地时,见到了这片200多亩板结严重的荒坡地。“地力还在,还能救!”凭着多年的务农经验,杨伟决定流转这片土地。
  在勉县烟草专卖局技术团队指导下,杨伟带领村民开展土地整治,短短几个月就让这片贫瘠的“望天田”重焕生机。土地流转,也为村民带来6万余元租金收入。
  “土地是最懂回报的。”杨伟抓起一把改良后的松软泥土说。通过科学种植,当年就产出优质烤烟,实现50多万元收入,同时为村民创造了从种植到分级交售的全产业链就业机会,务工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还带动了2户脱贫户通过参与田间管理实现稳定就业。
  

奏响“烟粮双赢”曲


  今年开春,一场更精彩的“土地变奏曲”在这里奏响。烤烟采收后的田垄上,制种油菜苗破土而出,短短几个月便成为金色花海。“烟叶保增收,油菜养地力还能引游客,这叫‘一田两用’。”勉县烟草专卖局烟叶生产技术主管曾月辉介绍道,“这种轮作模式能使土壤氮含量提升10%—15%,每亩综合效益增加200元。”
  40岁出头的叶连英蹲在田埂上,晒得微红的手指拨弄着沉甸甸的菜荚,眼角漾着笑意:“搁从前啊,这地白送都没人稀罕!”她指着远处支着画架写生的年轻人,“如今可不一样喽,地里的油菜制种既能卖钱,开花时还能招来大量的游客看景,这土地啊,真给咱长脸!”
  

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尝到甜头的杨伟,近两年又新流转200余亩土地,总规模达到400余亩。“现在采取‘对调轮作’的方式,今年种烟叶的地来年改种油菜,既养地力又防病害。”杨伟边检查收割机边说道,“等这批油菜收完,我准备在地里试种一季辣椒。辣椒七八月就能收,不让地闲着,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
  笔者从该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勉县辣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总面积达3.2万亩,年产量7.04万吨,产值1.6亿元。通过技术更新,辣椒单产从原来的每亩2000斤提升至4500斤左右,亩均效益从25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带动1.4万余户农户增收。
  随着辣椒产业效益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采用这种复合种植模式。如今,这种“烟粮轮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已形成良性循环。通过“油菜—辣椒—烟叶”的轮作组合,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更让农户的收入渠道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