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出新章 赋能乡村振兴
——略阳县以技能培训织就“技能+产业”发展画卷
2025年05月23日 要闻
文章字数:2091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马超 袁媛
匠心筑梦,技能兴县。在秦巴山深处的略阳县,一场以技能培训为纽带的“春风”正悄然拂过山野。从田间地头的中药材种植到灶台间的中式烹调技艺,从乡村劳动力的“家门口”培训到县域企业的“订单式”育才,略阳以“四位一体”培训模式(岗位需要+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为抓手,探索出一条“技能培训+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从“输血”到“造血”的蜕变
技工学校是技能人才的摇篮,但如何让课堂与岗位无缝衔接?略阳县人社局以“需求导向”为突破口,创新构建“培训—实训—就业”全链条体系,打通技能培训的“最后一公里”。
——“送学下乡”,破解培训“最后一公里”难题
“专家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以前种天麻靠经验,现在有技术了!”硖口驿镇村民叶兴彩在参加完县人社局组织的中药材种植培训后感慨道。今年3月,略阳县人社局将课堂搬进村组,邀请农艺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围绕天麻、猪苓、淫羊藿等中药材及乌鸡、生猪等种养殖技术开展“零距离”培训,覆盖脱贫户、致富带头人等100余人。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练”,学员不仅掌握标准化种植流程,更将培训成果转化为产业增效的“金钥匙”。
——“校企合作”,培育“订单式”技能人才
在汉中中南技能培训学校,一场别具一格的中式烹调师大赛正如火如荼地展开,39岁的廖彩琴勇夺一等奖。她来自略阳县郭镇西沟村,在当地经营流动家宴已有6年。此次,她报名参加了由人社局主办的烹调师技能培训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厨艺,并积极鼓励她的徒弟们一同参与学习,为将来开设餐馆作准备。通过“理论学习+实际操作+技能竞赛”的综合培训模式,学员们不仅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还被推荐到县域内的餐饮企业就业,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增收一户”的目标。截至目前,略阳县已成功举办了21期涵盖中式烹调、电工、焊工、养老护理、育婴等热门专业的培训班,累计培训859名学员,已达成超过600人的就业意向,有效地将技能培训成果高效转化为就业实效。
——“一试双证”,技能评价更贴近实际需求
“以前评职称总感觉‘够不着’,现在一次考试就能拿到技能等级证书和培训证,心里更有底了!”在略阳县2024年职业技能培训合格人员名单中,电工、焊工、养老护理员等工种学员通过人社部门组织的第三方技能评价,实现“持证上岗”。该县人社局联合第三方机构,针对市场需求设置考核标准,确保技能评价既“接地气”又有“含金量”,为劳动者就业创业提供“通行证”。
让“技高者多得”成为现实
技能的价值如何转化为财富?略阳县通过“政策激励+多元保障”,构建技能人才“创富生态圈”,让劳动者在技能提升中实现收入跃升。
——“技能提升补贴”,薪酬分配向技能倾斜
对于那些参与失业保险并已缴费超过一年的企业在职员工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员,若他们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且这些证书信息能在国家联网系统中查询到,他们就有资格申请技能提升补贴。补贴的标准根据技能等级不同而有所区别:初级(五级)为1000元、中级(四级)为1500元、高级(三级)为2000元。自2024年起,略阳县人社局积极促进企业实施“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的机制,并鼓励企业尝试“股权激励”和“技能津贴”等激励模式。据数据显示,2024年该县技能人才的平均工资同比增长了10%。
——“春风行动”,就业服务精准发力
“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真是令人惊喜!”在2025年的“春风行动”招聘会上,接官亭镇蹇家坝村的张凤英凭借养老护理员证书,成功在江苏省南通市从事居家养老、私人护工工作,月收入较培训前翻了一番。略阳县人社局通过技能培训搭建就业桥等举措,为劳动者提供“培训—就业”全周期服务,并联合企业开展“双选会”,减少人才与企业之间的磨合成本,实现人才与岗位之间的精准对接。2024年该县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到1067人,就业率超过40%。
——“技能+劳务品牌”,拓宽致富新路径
略阳县以“略阳乌鸡师”“兴州家政师”“秦巴药工”等劳务品牌为载体,将技能培训与地方特色产业深度融合。2025年首届中式烹调师技能大赛中,参赛选手创新推出的“豆腐宴”“麻辣乌鸡”等菜品,不仅赢得评委青睐,更被当地餐饮企业推广,成为县域“舌尖上的劳务品牌”。通过“大赛+培训+就业”模式,充分激发劳动者学技能、练本领的热情,培育更多“乡土名厨”。同时,积极推动技能人才与乡村旅游、餐饮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舌尖经济”新动能。
从“育苗”到“成林”的蝶变
如何让技能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热带雨林”?略阳县从青少年培养到社会氛围营造,构建全周期技能生态。
——“技能体验”,播撒职业梦想的种子
“原来养蚕还有这么多讲究!”在略阳县上坪蚕桑基地,中小学生通过现场参与桑葚采摘、给蚕宝宝喂桑叶等活动,沉浸式学习蚕桑文化。该县将技能培训延伸至校园,通过“职业启蒙+实践体验”,让青少年在“玩中学”中感受技能的魅力,为未来职业选择埋下“种子”。
——“技能下乡”,服务乡村振兴一线
在略阳乌鸡文化博览馆里,“略阳乌鸡师”翟必兴正在给村民讲解乌鸡养殖技术。“培训不仅教技术,还帮我们对接电商销售,产品供不应求!”略阳县积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通过“培训+产业+销售”模式,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