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变绿海 花开摘“金银”

2025年05月23日 要闻 文章字数:879 文章浏览数:

记者 崔慧芬 通讯员 吴凯


  初夏时节,宁强县阳平关镇大长沟村百亩金银花种植基地里,金黄银白的花蕾缀满枝头,微风拂过,清香扑鼻。基地负责人薛超和村民们穿梭其间,娴熟地将成熟的花蕾采摘放入篮中。
  谁能想到,这个三年前还杂草丛生的荒坡地,如今已成为年产值超百万元的“绿色银行”。
  今年46岁的薛超是土生土长的大长沟村人。大学毕业后,他在西安打拼20年,从运输行业赚到“第一桶金”,成了乡亲们眼中的“城里人”。然而,2021年,他却做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回到家乡,种金银花。
  “我父亲是老中医,一辈子和药材打交道。我就想着能不能把这份‘药香’传承下去,也将村里的荒地盘活一下。”薛超说。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缺乏种植经验,第一年金银花苗病死近半,损失惨重。他没有放弃,自费到山东、河南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引进抗病品种,逐步掌握了金银花种植的要领。
  经过三年努力,昔日的荒山变成了“绿海”,金银花长势喜人。今年,基地迎来了盛花期,预计鲜花产量将突破12万斤,年产值100余万元。
  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不仅扮靓了乡村,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由于金银花花蕾期短,采摘时间集中,每到收获季节,基地需要大量劳动力。
  “我常年在这个基地利用闲暇时间务工,一个月能收入两三千元,这份收入给我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村民邱近说。
  “我每天早上将孩子送到学校以后,就到基地来干活,一天能挣一百来块钱。家门口干活,心里踏实!”谈起家门口的这份工作,村民贾婷婷很是满意。
  山上忙采摘,山下忙制作。在距离金银花园不到一公里的加工基地,烘干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新鲜采摘的金银花经过分拣、烘干等工序,第二天就能进入市场销售。
  如今,除了金银花,薛超还发展了70亩林下淫羊藿种植,形成了多元化的中药材种植格局。
  “现在我发展中药材300多亩,带动了35户80余人在基地务工,户均增收20000元左右。后期随着产业的扩大,将会带动农户60户100人左右。”薛超说。
  对于未来发展,薛超有着清晰的规划,他表示,未来将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导,打造集中药材种植、加工、生态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并在县内建设50个便民服务站,在收购中药材的同时,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