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麓“桂妹子”:小山村里的大能人
2025年05月23日 家庭
文章字数:1493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张校峰 龙红春 薛鑫
清晨6点,天刚蒙蒙亮,秦岭南麓洋县茅坪镇长坝村还笼罩在薄雾中。张小凤已经起床,给两个孩子准备好早饭,又匆匆装上一袋鸡饲料,踏上了进山的小路。她要走20里山路,去照看散养在深山里的土鸡。
今年40岁的张小凤是典型的“桂妹子”,更是十里八乡乡亲们打心底里佩服的女汉子。“娃他爸在广东打工,家里老人年纪大了,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我不拼不行啊!”张小凤笑着说。这个从广西桂林远嫁到秦岭深处的“桂妹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也带着乡亲们走上了生态致富路。
为了孩子,她选择回到大山
年轻时,张小凤和丈夫一起出外打工。2022年夏天,为了两个孩子的学业,她毅然放弃了月入8000余元的工作,辞工返乡。从桂林秀美的漓江河畔到洋县偏远的秦岭深山,空间变了,但用勤劳双手让生活过得更美好的决心和意志始终没变。
“我不能让老公一个人承担经济压力。长坝村生态这么好,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来。”回到村里,张小凤没有闲着。她发现长坝村植被繁茂,生态优良,很适合生态养殖。给在外务工的丈夫说了自己的创业打算,丈夫很支持她的想法。
家里的两个孩子看着妈妈忙碌的身影,十分懂事地主动帮她分担家务。张小凤欣慰地说:“这两年我回来后,孩子们也在不知不觉间长大了,他们主动帮我干活,心里觉得暖暖的。”
闲不住、爱钻研,自开“中药方”防猪瘟
2022年秋天,踌躇满志的张小凤开启了她的创业之旅。养土蜂、喂土猪、养鸡鹅,种植乌药、元胡、玉米、水稻,张小凤四面出击、多驾齐驱,奋进的人生好像开了挂。
没技术,她上网边学边摸索、请教当地“土专家”“老把式”;没劳力,她就近招募村民帮忙;田地不够,她走东家串西家将村里的闲散地、撂荒地流转起来种……时间一长,木工、电工、水工、兽医等她样样都会、样样在行。

“厉害、能干、爱钻研新事物,就没见她闲过!上百斤的麻袋扛上肩就走,驾机耕地、播种采收、喷施农药、养蜂养猪、运输销售,样样她都能干。”说起张小凤,长坝村党支部书记唐敏赞不绝口。
好事多磨,张小凤的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为养出肉质筋道的走地鸡,她将鸡场设在离家近10公里的深山,山高路陡,鸡料运输全靠肩挑背扛;2024年猪瘟横行期间,她自己研究琢磨给家禽家畜开起了“中药方”,将本地采摘的金银花、蒲公英熬水喂禽畜,将鱼腥草剁碎加入麦麸、玉米给禽畜当饲料,成功挡住猪瘟。
去年,她养的14头土猪、1400多只走地鸡、120多只鹅成功出栏,300多箱土蜂采蜜1000多斤,种植的3亩乌药、3亩多元胡和水稻等收入可观。
带工又传授技术,“共富经”温暖乡邻
致富路上的磕磕碰碰让张小凤越挫越勇。让她实实在在享受到奋斗拼搏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带着乡邻搭车一起增收致富。
“小凤勤快、实在、爱帮人。我给她帮忙干活,她不但给工钱还管饭,村里像我一样经常给她帮忙的就有五六个人,有的一年在她手里能领4万多块钱。”被张小凤带着种植元胡的长坝村村民袁太平感动地说,她还给我们讲种植养殖的技术和经验,鼓励我们大胆搞,一点都不保留。
从最初的啥也不会无人知晓,到如今的有条不紊闻名乡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目这位深山里的“桂妹子”,她的事业也渐露起色,风生水起。
谈及未来,张小凤笑着说:“没想太多,就是迎着国家乡村振兴的好政策好好干,酿最好的深山蜜、养最好的土猪和走地鸡、种出品质优良的中药材,努力干好手头上这些事,和乡亲们一起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笔者手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致富不忘本,发展惠乡亲。张小凤的勤劳实干印证了一个真理:只要努力坚持,终将有所收获。她就像一只左右奔忙的领头雁,带着乡邻踏着致富大道一路向前,朝着美好生活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