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根基 基层治理绘新篇

——南郑区圣水镇“五有”治理促发展

2025年05月28日 法治 文章字数:1749 文章浏览数:

  近年来,南郑区圣水镇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效率治理,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旺、治理优的融合发展之路。该镇庄房村“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预防化解助力社会治理”的做法,在2024年全省社会治理工作现场会上作经验交流。

党建引领 平安责任有落实

  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稳定工作,在队伍建设上,坚持组织强筋与队伍壮骨结合,对原有的平安稳定组织架构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实施“雁阵培育”计划,从致富带头人中推、创业优秀青年中引、返乡大学生中聘,储备村级平安稳定力量942人,使村两委干部和网格员成为护稳定的守门人。镇领导班子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党政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推动落实,其他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统筹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营造维稳责任人人知晓、肩头职责大家共担、制度机制全员遵守的良好氛围。

整合资源 矛盾化解有平台

   该镇党委、政府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平台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将群众信访接待中心、网格信息中心、视频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等整合打造为“一站式”矛盾多元解纷中心。中心按照1+N功能分区建设,即一个群众来访登记台、矛盾纠纷调解区、心理谈话咨询室,分析研判会议室,整合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等多个职能部门资源,配备法律工作者和人民调解员,采取常驻+轮驻+随驻运行机制,对矛盾纠纷实现一站受理、有效甄别、精准分流、就地调处、实时督办、依法引导、回访结案,将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严密的工作链条。自“一站式”矛盾多元解纷中心运行以来,共摸排登记矛盾纠纷219件,成功调处215件,全镇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8%。

研判闭环 管控调处有路径

   该镇党委、政府全力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实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流交办、多元化解和限期办结,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化解。线下,坚持日排查、日报告、周分析、月调度,定期组织相关力量,集中排查矛盾纠纷,对受理矛盾纠纷实行“红黄蓝”三色管理,整合矛盾纠纷三本账,即研判预警账、登记受理账、调处回访账,形成研判记录——纠纷台账——调解协议——回访跟踪的工作模式,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全闭环。运用汉中社会治理“一格通”信息平台和圣水镇慧智平台,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分流交办到责任科室、责任人和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后,进行限时督办、回访销号。通过分色预警、吹哨派单快速响应群众诉求,有效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早化解。2024年,共排查矛盾隐患153件,100%全办结。

网格服务 多元解纷有体系

   该镇党委、政府积极构建“全网整合、规范高效、联动共治、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镇15个村(社区)居民小组设置划分一级网格134个,二级网格779个,组建134名专职网格员队伍,形成以全省模范红袖章平安志愿者王伯平为代表的金牌人民调解员队伍;设立群众工作室30个,打造以蒋杰群众工作室为代表的治理品牌;聘用法律顾问7人,将矛盾纠纷、法治宣传等工作全部融入网格事项。落实网格员四个一制度(即一个联户微信群、一本联户信息账、一张联户工作表、一块联户公示牌),实施网格员职责清单、服务事项清单、笑哭脸评价清单,规范流程,依托汉治通APP和一格通信息平台,对全镇网格员及15支巡逻队伍进行实时指挥调度,做到网格治理无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2024年,网格员通过汉中市社会治理一格通信息平台和微信APP小程序上报网格事件2322件,处理2322件。

普法德治 治智融合有成色

  该镇党委、政府定期组织开展村民讲坛宣讲、村里人讲村里事活动,宣传讲解先进典型。2024年,15个村(社区)共开展文明宣讲119场次。把建机制、培根本、固长效作为主攻方向,建立平安建设宣传教育、二级网格服务、社会治安防控、法治建设引导机制,建成12个口袋公园和议事广场,弘扬敦亲睦邻的传统美德,强化了宣传、增进了和谐。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利用院坝会、入户走访、设立意见箱等模式,在服务群众中收集群众意愿、反馈百姓诉求。安装党群连心“云喇叭”35套,安装视频监控2638个,建立1000人的矛盾纠纷调处和志愿服务人员库,形成派出所民警6人包片,15名警务助理共同参与平安治理的队伍体系,全镇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

(蓝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