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馆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2025年汉中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综述
2025年05月30日 综合·广告
文章字数:2250
文章浏览数:
通讯员 周悦
5月19日至25日,按照中央和我省及市文旅主管部门的总体部署,汉中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全面开启。本次文化馆服务集中展示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承办,各县区文化馆协办。在七天的时间里,各文化馆充分发挥其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阵地的作用,围绕“文化馆·全民终身美育学校”主题,为广大群众奉上了特色、精美的“文化大餐”,让更多人共享群众文化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了文化馆的知晓率、参与度和美誉度。
开放联动,形成强大组织合力
为集中力量办好活动,市文化馆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面调动各县区文化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馆办艺术团体和文化志愿者的力量,整合社会优质人才资源,构建起了“文化馆+馆办艺术团体+社会力量”的全新文化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方式,实现了市县区文化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显现出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和影响力。这种对社会优质资源的有效引入也打破了传统单一的组织服务模式,让文化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文化馆的服务效能。
品牌引领,扩大文化品牌效应
活动周期间,市县区文化馆以各自的文化品牌活动为依托,搭建起多个展示文艺才能的平台,使地方文化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
市文化馆推出的第七届“悦动汉江文艺荟”,作为一项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今年特别设置了群文系统干部技能展示专场和群众合唱专场。此活动群众参与度高,辐射范围广泛,涵盖各级文化艺术团队、群众文艺爱好者,以及中老年、青少年等特殊群体。通过专业的表演和互动环节,“悦动汉江文艺荟”不仅展示了群文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也激发了普通群众参与文化艺术的热情,彰显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普惠性作用;勉县文化馆举办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地欢歌’2025勉县广场舞展示推广活动”,吸引了众多广场舞爱好者齐聚一堂,让广大群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感受到文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略阳县文化馆围绕“略阳瓢儿”这一地方特色产品做文章,通过文艺演出不仅宣传了地方特色产业,还进一步提升了“略阳瓢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留坝县文化馆推出的“以书为伴·阅享人生”活动,组织读书分享会、亲子阅读体验等活动,鼓励更多人爱上阅读,感受文字的力量。
形式创新,延伸为民服务触角
线上线下相结合,在场在线相联动。市县文化馆将展厅场馆与数字平台深度融合,借助数字文化馆和新媒体平台,推出在线直播、公益培训、线上展出等一系列数字服务,开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如,市文化馆举办的8期“全市文化馆书画干部线上作品展”、“全市文化馆系统服务宣传周往届活动集锦展播”,2025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春季文旅消费季勉县系列活动优秀原创作品展播等。这种创新的形式,突破了地域限制,适应了群众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有效拓展了服务空间和活动的覆盖面。
在线下,各地文化馆因地制宜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活动。市文化馆重点推出的“廉洁文化书画作品展”,为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洁文化氛围,创新性举办“诵读国学经典·传承家风教育”亲子朗诵活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不断探索文旅融合的“嵌入式”服务新模式。西乡县的“诗意家园”中国画作品展,南郑区的“影城观画展·欢乐过六一”少儿书画展,勉县的“深入生活 不负春光”西安中国画院写生作品勉县邀请展,镇巴县的汉中市书画名家“画镇巴”活动,宁强县的“墨香传薪火 丹心谱华章”牟君诚书法展等展出均异彩纷呈。汉中、南通两市文化部门联手为城固县文化馆美术干部举办的“如逢花开”李小梅油画作品展格外引人瞩目,这个展出跨越山海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推动基层文化艺术成果走出去,将文化服务延伸至更广区域,让更多人受益于文化馆所提供的优质文化资源与服务,成为“苏陕合作文化交流”的佳话。
宣传非遗,凸显文化传承效能
多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成为本次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一大亮点,彰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效能。市文化馆先后走进汉中实验中学与乌梅寺中心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非遗项目现场教学和文化普及活动。勉县举办的“多彩非遗”图文实物展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赏,洋县文化馆精心策划的非遗进基层展演活动,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带到了群众身边;南郑区职业教育中心开展的“陕南民歌教唱”活动,以及略阳、宁强等地的非遗“三进”“六进”宣传展示活动,均在校园、社区和旅游景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公益培训,彰显文化服务功能
在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的和风里,全市的文化场馆如繁星般点亮了市民的艺术梦想,29期公益培训如同一场场心灵的盛宴,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绽放出文化艺术的芬芳和魅力。汉台区,《意与古会——漫谈临书与创作》书法讲座,让笔墨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城固县,“丹青雅韵”中国画、水彩画公益培训的学员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山水,用色彩装点生活的画卷,而“骞少年”合唱团的歌声,如天籁般回荡在城市上空,孩子们纯净的声音唱出了对未来的憧憬,也唱响了文化的赞歌;南郑区文化馆开展的“汉中藤编编织技艺教学”,老艺人手把手地教年轻人如何编织藤条,既是一种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勉县文化馆开办的“群艺课堂”春季公益培训班,为市民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世界的大门,每一次学习,都是对自我潜能的一次挖掘。
我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七天里,共向市民群众集中呈现了70余项文艺活动,内容涵盖展演、展览、培训、艺术欣赏等7大门类。本次服务宣传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文化馆筑牢文化阵地、延伸服务网络的发展态势,更拓展了公众的艺术视野和审美认知。